一、企业基本情况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26日,是经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和中共济宁市委批准,由济宁日报社出资组建的,集团现拥有四家国有全资企业(济宁晚报社有限公司、东方圣城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东方圣城报业发行有限公司、东方圣城报业广告有限公司)。2021年,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导向意识、精品意识,自觉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决扛牢企业社会责任,集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849万元,同比增长12.8%,企业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二、坚持正确导向、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和主要成效
(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集团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以政治建设为统领。2021年,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重点抓好班子建设、思想建设、队伍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把党管媒体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纪律规矩意识都达到了新高度。
(二)完善制度,加强业务规范管理。先后制定出台《济宁报业传媒集团合办专版管理办法》《济宁报业传媒集团自办专版管理办法》《济宁报业传媒集团论文刊发管理办法》《新媒体广告管理办法》等,集团管理更加规范高效。
(三)内强素质,提升新闻采编水平。深入开展素质大提升、业务大比武活动,全面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2021年,集团多篇新闻采编作品获得表彰。通讯《三峡“梧桐”落“凤凰”》获得山东省新闻一等奖,消息《金乡镇街决策都有“法律管家”参与》获得山东省新闻二等奖;通讯《村美民富入画来》《兖州区新兖镇小马青村“积分制”管起村里事》以及评论《大道至简 实干为要》获得三等奖。
(四)深入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认真自查自纠,直面问题,找准治理方法,坚决遏制不良娱乐宣传,铲除滋生土壤,培育坚守初心弘扬正能量的新闻工作者,大力推广正面宣传报道典型,营造积极向上,充盈正气的新闻舆论生态。
(五)压实责任,审核流程健全完善。强化内容审核把关,建立内容逐级联审机制,形成了编辑初审、集团各部室主任助审、各媒体值班总编终审,进一步压紧压实了工作责任,确保了内容无误、导向无误。
三、加强高质量文化产品创作与供给情况
集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正确导向,弘扬主流价值,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推出一大批富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道德温度的出版精品。
(一)隆重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典藏特刊,在济宁市博物馆济宁城市展览馆、济宁群众艺术馆等处开设专题展览。
(二)联合市国资委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基层党建成果巡礼征文”活动,精心策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成就宣传。
(三)坚持原创视频《甏视频》,其中《甏视频•三国谈》播出过132期,影响力持续扩大;新设栏目《甏视频•荐书堂》精选经典书籍,让优秀文化沁润人心;济宁晚报公众微信号开设“甏文化”“印证济宁”专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共同精神家园。
(四)推出“3•15济宁诚信金融品牌”评选、第四届“金融微笑天使”评选、微山湖荷花节等系列融媒宣传活动,推动文化产品内容和服务的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争创精品。
(五)提高新型内容产品,打造新媒体服务平台。日报微信端、晚报微信端、《掌上济宁》APP等全媒体矩阵对政务、民生、时事、党建、健康、公益等内容进行推广,时事新闻实时更新。开展视频拍摄服务,联合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委网信办重磅推出“红动济宁 我心向党”讲党史故事活动,以100个人讲述1OO个党史小故事为主要形式,线上线下同时开展活动,全景式回顾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同时开展“全市机关讲党史故事优秀讲解员评选”活动及“红动济宁 我心向党”全市机关讲党史故事现场汇报展演,该活动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灯塔—党建在线”及今日头条作为专题进行报道,荣获济宁市好新闻一等奖。
(六)加大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创作刊登力度,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健康绿色环保、关爱未成年人等主题宣传,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文明社会风尚,全年刊发公益广告总数在100篇以上,并在多处重点街区户外广告牌展示;组织刊发各类评论稿件,打造评论高地,总数超过100篇。
四、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做法
(一)强化规章制度建设,为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提供制度保障。近年来,济宁报业传媒集团努力将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的经营管理理念体现到企业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中,显著提升了集团的管理运营水平。建立完善了新闻采编规范制度,对采访报道、编务出版全流程进行规范,确保党的宣传纪律贯彻到位不走样。集团还细化了编辑委员会职责,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强化了记者、责任编辑、带班主任和值班总编四级审稿制度,确保社会效益优先和导向正确。集团还强化了广告宣传工作的“双效”意识,严格做到事业与企业分开、采编与经营分开和禁止采编播人员与经营人员混岗,依法依规开展有关经营活动,严把广告资质和广告内容的审核关,坚决抵制虚假宣传、低俗广告;同时积极创新思路制作刊发公益广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宏扬社会正能量。2021年至今共刊发创城、文明健康、防疫及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版100多个。集团还顺应新兴媒体蓬勃发展的趋势,及时出台了新媒体采编审稿管理规范,将舆论引导的管理从传统报纸和网络延伸到新媒体领域,打造新媒体服务平台。
(二)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为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提供组织保障。首先科学设置集团内部架构,完善决策机制。集团设立编委会,集团总经理兼任编委会主任,副总经理兼任编委会副主任,选拔骨干中层正职担任编委会成员,确保履行内容导向管理的职责落实到位。同时,涉及内容导向管理的重大事项和企业运营发展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均由党委统一研究决定。其次,敢于创新担当,打破职位、身份界限,不拘一格实用人才、锻炼人才。实施全员竞聘上岗,一大批既懂经营又熟悉采编、肯吃苦、作风正派、群众公认的中青年员工走上中层正副职岗位,干部队伍结构更加合理,更具活力。
(三)强化服务能力建设,为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提供有效手段。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和新媒体的强力冲击,济宁报业传媒集团不断拓展发展思路,搭建便于读者用户参与的活动平台,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建设,有效抑制了纸媒广告经营颓势,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首先,全方位服务广大读者和用户,全力推动传统版面广告营销向媒体造势营销和活动营销、立体营销转变。近两年,集团成功推出了“诚信优秀金融品牌”“报业房产超市”“万人相亲会”“3•15济宁诚信金融单位展示”“金融微笑天使”“百名企业家安全生产专题访谈”“济宁改革开放40周年新闻人物、新闻品牌”展示活动等一系列的优秀活动。
五、对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关注问题的回应处置等情况
今年以来,集团积极主动回应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相关问题。一是主动接受上级监管部门的各类专项检查和工作指导,一体推进各类整改举措,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风险防控,不断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二是按照市委巡视组要求,按时完成巡视整改工作;三是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完善产品内容管控机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