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今日时评 >
文化创意平台产业赋能济宁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2022-04-06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李木木
  • ■闫景沛

    “十四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可发挥“创意赋能”“文化释能”“生态蓄能”效应,促进济宁一二三产业链拉伸、价值链提升、创新链培育;促进城市文创IP塑造和创意传播,提升城市软实力;促进新业态更新和生态设计优化,推动产业“去污”、自然“增绿”,形成创意产业对产业现代化、城市国际化、发展绿色化“多维助力”局面,有效促进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市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协同发展的态势明显,“多维助力”机制在产业微观领域的探索经验不断积累,为文创产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实践势能。但目前还存在赋能理念待自觉、创新政策待集中、转型压力待释放、实践经验待普及等现实问题,限制文创产业“多维助力”战略价值发挥。为破解这一问题,提出树立文创赋能全局理念,培育工业设计、文创设计、生态设计平台产业,构建济宁文创“多维助力”产业体系,为“十四五”时期济宁文化创意产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第一,立足“创意赋能”,培育“创意设计”平台产业,助力产业现代化。以“创意设计”为基础,提振文创产业发展质量,扎根“设计撬动”理论,通过创意设计渗透、串联全市主导产业,助推制造业、城市文化、绿色发展“创意增值”。以创意设计带动我市文化产业相关子行业协同发展,共筑济宁特色文化创意产业体系。结合本区域主导产业绘就“济宁创意设计产业创意赋能地图”,如在济宁机械制造业领域可实施创意设计突破计划,提升我市机械产品品牌质感、人机交互水平、外观美学水平、成品终端化率,延展工业设计服务、工业直播带货、工业会展旅游、工业创意园区新业态,推动济宁机械装备产业价值链精致化、产业链现代化。

    第二,立足“文化释能”,培育“文创衍生”平台产业,助力城市国际化。扎根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世界级文创IP资源,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创意转化、现代表达、立体传播,深挖儒家故事、红色故事、运河故事,策划“济宁有礼”“夫子文创”“红色济宁”文创主IP,立足全市文博机构典藏、典籍等文化资源,科学梳理、严谨授权,鼓励政产学研联合创新开发,探索文创载体与直播、短视频、电商、文旅、农产品、工业产品的互动融合,推动“济宁故事”共建共享、全业衍生,拓展文化新零售平台和多业态授权孵化系统,策划基于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济宁文创体验空间和终端体验店,以整体城市文化形象参与跨媒体和跨区域传播和市场竞争。

    第三 ,立足“生态蓄能”,培育“生态营造”平台产业,助力发展绿色化。聚焦环境空间创新设计与创意运营,探索工业空间创意更新产业链,助力城市旧厂区、城郊旧矿区空间再生、绿色蓄能,探讨任城、邹城等地工业遗产项目创意活化经验,在济宁落后产能退出路线图中融入文创产业空间创新工程;支持田园设计、乡村文旅设计、文创园区设计公司与泗水、曲阜、嘉祥、邹城、微山等自然资源禀赋突出的地区率先合作,探索生态空间创意优化产业链,发展湿地园林、田园综合体、大地艺术、野趣民宿、时尚消费等新业态,推动“两山理论”在我市深度落地,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本文系济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1JSGX02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兖州区委党校)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