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现场祭扫 转变祭祀方式 传承慎终追远的优秀文化
2022-04-02 13:36:43 来源:济宁民政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今年清明,正值全市上下防控疫情的关键阶段,为避免因现场祭扫人员聚集造成的疫情传播风险,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全市所有殡仪馆、公墓、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和场所,暂停现场祭扫活动,暂停组织群众集体共祭、节地生态安葬仪式等集体性活动。

慎终追远、缅怀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别样清明一样情”,市民可通过开展网络祭扫、居家追思、预约代祭等多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祭扫形式,让思念不缺席、孝心不留憾。

网上祭祀,“云端”寄托思念

别样的祭奠,同样的缅怀。这个清明节,各级民政部门开通了网络祭扫通道,比如市民可登录“济宁民政”微信公众号、济宁市民政局网站,加入到“云祭扫”的行列中,免费在线祭扫,倡导和推广这种绿色、安全、文明的祭祀方式和理念。

代客祭扫,文明礼敬先人

清明节期间,以殡仪馆、公墓、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为单位,由工作人员通过擦拭墓碑、敬献鲜花等方式,代为开展集体祭扫活动。

对群众个人的特殊需求,各殡葬服务机构提供代客祭扫业务,尽可能地满足群众祭扫服务需要。

居家追思,传承优良家风

市民可通过举行家庭追思会、撰写纪念文章、讲述先人事迹、重温已故亲人影像资料等多种方式寄托哀思、告慰逝者,进一步增进家庭凝聚力,让优良的家风家训、道德文化薪火传承。

慎终追远,重在用心,贵在真诚,并不一定依托于形式,也不在于距离的远近,只要内心虔诚,将感恩和思念铭刻于心,便是对亲人最好的怀念。希望广大市民防疫不松懈,遵守暂停现场祭扫要求,创新祭扫方式,将清明祭扫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家教结合起来,营造健康清明、平安清明、文明清明良好氛围,共同助力社会文明进步!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