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宋仪凯 孙逊)近日,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甲天来我市调研指导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红玉陪同调研。
张甲天一行先后到微山法院微山湖人民法庭、环境资源巡回审判工作站、“公正号”审判船进行实地调研。他强调,要优化人民法庭布局和职能,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把加强和改进人民法庭工作作为传承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彰显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要认真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和第七次全省人民法庭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坚持便于当事人诉讼、便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高效行使审判权、便于人民群众及时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原则,坚持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障措施,推动人民法庭建设水平和司法能力稳步提升。要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步伐,持续加强软硬件建设,深化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应用,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不断优化人民法庭区域布局,因地制宜推进人民法庭专业化建设,推动形成普通法庭、专业法庭和特色法庭相结合的新时代人民法庭格局。要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推进人民法庭一站式建设,积极挖掘孔孟儒家思想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推开“和为贵”解纷模式,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指导,靠前参与镇村重大问题处置,推动“无讼”村居社区创建,推进“万人成讼率”考核,加强法律宣传等普法工作,服务保障乡村振兴。
张甲天要求,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部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美丽山东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要以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为契机,坚持查明事实、实质化解、定分止争改革目标,突出专业化审判改革方向,大力推行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巡回审判,实现重点生态区域巡回审判机制全覆盖,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机制改革。要树立修复性生态司法理念,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支持环境公益诉讼,发挥司法能动作用,为推进南四湖和大运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积极贡献司法力量。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国洲,市法院院长李胜良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