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今日热点 >
「山东手造」德州:省级非遗木刻刀笔书画,方寸之间尽展齐鲁风韵
2022-03-29 来源:闪电新闻
  • 作者:编辑:张一一
  •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3日讯 不用挥毫泼墨的书画作品,您见过吗?在德州,有这样一位匠人,他潜心研究木刻刀笔书画,以竹木为纸,以刻刀代笔,刀依笔意,笔随刀行,方寸之间尽展中国书画的风韵。3月23日,闪电新闻记者来到德州董子文化街进行了探访。


    眼前这幅木刻刀笔书画,出自53岁的德州手工艺人唐万武之手。他用三天时间进行创作,以竹木为纸,以刻刀代笔,借助鲜明的主题、恢宏的气势、锐利的刀法,向一线防疫人员表达崇高的敬意。


    唐万武介绍说:“这幅作品里,首先要有英雄的人物在其中,所以就有了医务工作者的一个背影为题材。第二点,英雄在前,就有大众在后,热血沸腾,万众一心,所以我又加了一个拳头,提现一个凝聚力。”


    记者了解到,木刻刀笔书画技艺在2016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唐万武正是项目的第五代传人。这种手工技艺以民间竹木刻形式表现中国书画风韵,聚刀味、木味、笔意、墨韵之语言,集实用、观赏、收藏性于一身,尽显中华民间手工文化价值和齐鲁地域文化特色。


    在唐万武工作室里,墙上所悬挂的7000多字的《孙子兵法》,正是唐万武的得意之作,但是三个多月的创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唐万武称,“孙子兵法有13篇,我用13条自然随形的木简去体现。木简有表皮,看起来更加自然,并且粗犷淳厚。但有句行话是‘宁刻10个芯不刻一个皮’,因为表皮的软硬不一,相对而言制作难度就加大了。创作期间,实际有三条木简都作废了。实际就是对我的持久性、耐力、决心的一个考验,我总要过这个坎。”


    据了解,木刻刀笔书画的制作历经选材准备、书画稿设计、勾线描摹、翻版、镌刻、手绘填色和护面装裱等工序,镌刻是其中的的核心技艺,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步,它能让一块木板活过来。唐万武多采用凹式版型的刻制形式,深则入木三分,浅则细如发丝。不仅要形之逼真,更要神之意蕴,刻制时要凝神聚气,“大胆落刀、小心收拾”。


    唐万武谈到,“我们90%是采用阴刻的方式,木刻刀笔书画以木刻版画为基础,但借鉴吸收了竹木的浅平刻、石刻的薄艺和铜刻。创作时所用到的最小角刀,就是光一个刀尖,这种角刀的尺寸只有0.2毫米。”


    近年来,唐万武创新技艺,制作出了竹木刻茶道用品、书签、文房用品、牌匾楹联和扇艺等作品,将木刻刀笔书画融入到感可知的日常生活中,赋予这项传统工艺新的生命力。而正在全面起势的“山东手造”,也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动力。


    “在坚持创作的同时,一定要树立自己的信念,就是好的手艺一定要让它传下去,并且要发扬好。”唐万武告诉记者,手工艺品在向百姓服务的同时,也要呈现多元化的模式。在实现真正多元化和百花齐放的同时,才能让老百姓体会到中国灿烂文化的博大精深。


    闪电新闻记者 刘振 赵宇 德州台 王冰洁 许言 德州报道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