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今日热点 >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中共山东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加快推进山东省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2022-03-24 来源:网信山东
  • 作者:编辑:李木木
  •   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网信办,各有关单位: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发挥标准化的战略性技术支撑作用,以标准引领我省数字乡村高质量健康发展,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建立健全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强化标准应用实施,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推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建立政府引导、相关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协同推进数字乡村标准化工作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统一、融合、开放的数字乡村标准体系。通过开展地方标准研制、标准化试点示范等工作,形成标准广泛应用、支撑和引领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重点任务

      (一)建立健全数字乡村标准体系

      结合数字乡村发展现状和标准化需求,聚焦我省数字乡村建设优势重点领域,围绕基础通用、支撑技术与平台、基础设施、数据、治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等关键要素,构建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工作顶层设计,明确标准研制重点方向,指导全省数字乡村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

      (二)探索开展基础通用标准研制

      围绕我省数字乡村建设实际和试点地区优秀实践,结合数字乡村的系统性特征,探索开展数字乡村参考架构、建设与运营管理、评价方法与指标、安全保障等基础通用标准研制,解决数字乡村基础共性关键问题,为我省数字乡村建设提供指导。

      (三)提升技术应用与平台标准化水平

      聚焦数字乡村建设中所需的关键技术,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和遥感监测等,开展技术应用类标准研制,提升数字乡村智能化水平和环境感知能力。规范公共数据平台、应用支撑平台等公共支撑类平台建设,提升数字乡村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水平。

      (四)推进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

      围绕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开展5G、物联网、集群通信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乡村时空基础设施、乡村算力基础设施等标准研制。聚焦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推进智慧交通、智慧水利、智慧气象、智能电网、智慧物流、数字化农业生产加工等融合基础设施标准研制,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五)提升数据要素标准化水平

      围绕“农业、农村、农民”三农主题,加快数据字典、数据资源目录、数据分类编码等标准研制,构建规范化的乡村数据资源体系。聚焦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开展元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控、数据有效治理与利用等标准研制。推进乡村数据共享交换、数据开放等标准研制,促进乡村数据资源高效汇聚、融通,推动乡村数据资源在乡村生产、物流、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的创新应用。

      (六)增强治理与服务标准化能力

      1.乡村数字治理:加快推进乡村智慧党建、网上村务管理、基层综合治理信息化、乡村智慧应急管理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标准研制,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能力。

      2.乡村信息惠民服务:立足农村居民信息需求,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健康、智慧养老等标准研制,加强乡村信息服务供给,不断健全乡村信息惠民服务体系。

      3.乡村生态宜居:围绕农业绿色生产、乡村绿色生活、绿色生态保护等主题,加快开展农业投入品追溯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测、农村生态系统和敏感区域监测等标准研制,稳步推进智慧绿色乡村建设。

      4.乡村网络文化:开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农村网络文化阵地、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乡村网络文化引导等标准研制,加强农村地区文化供给和乡村传统文化保护。

      (七)促进乡村产业与经济标准化发展

      1.智慧农业:聚焦我省农业优势,开展智慧种业、高标准农田、智慧设施农业、智慧种植业、智慧畜牧业、智慧渔业等标准研制。加快智慧农业产业链、生态农业数字化等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

      2.乡村新业态:开展智慧乡村旅游、智慧认养农业、智慧休闲农业等标准研制,推进农村地区乡村旅游、认养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业态高速发展。

      3.农业科技创新:健全智慧农机装备、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信息化等标准研制,提升农村农业科技信息水平和创新应用。

      4.农产品流通营销:围绕农产品流通营销链条,健全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冷链、农产品产销对接、新零售等标准研制,推动构建高效、安全、有序的农产品流通营销服务体系。

      5.农村普惠金融:探索开展农村智慧便捷金融服务、涉农网络信贷、新型农业保险等标准研制,建立健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机制建设

      省、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网信部门要紧密配合,协调相关部门,组织本行业、本地区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数字乡村领域技术力量强、标准化水平高的企事业单位积极性,共同推动我省数字乡村标准制定、应用实施、宣传推广培训等工作。

      (二)加大政策激励保障

      进一步完善数字乡村标准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持续稳定的标准化经费保障机制,重点支持数字乡村重要领域标准研制、标准化试点示范、标准推广实施等工作。探索建立标准化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积极争取政府配套资金和专项资金支持,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加大资金投入。

      (三)争取国家层面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标准委、中央网信办在山东开展数字乡村相关标准研究试点示范工作,探索建立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化工作优势互补协作机制,统筹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四)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研制

      鼓励我省数字乡村领域相关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积极参与数字乡村国家标准研制,输出我省数字乡村标准化研究成果,将我省数字乡村建设先进经验提升转化为国家标准。

      (五)强化人才支撑

      强化数字乡村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人才职业能力评价和激励机制,推进数字乡村标准化复合型人才培育和交流。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中共山东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