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时政要闻 >
坚定扛牢农业大市责任 产业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我市围绕产业振兴加快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2022-03-19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李一立
  • 掌上济宁讯(记者 王展宏)我市是农业大市。2022年,全市将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任务目标,把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当作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扛牢粮食大市责任,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做大做强富民强村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上实现新进展新突破。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多途径、多渠道补充耕地数量,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87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97亿斤以上。进一步强化技术指导与田间管理,抓好23万亩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任务落实;肉蛋奶产量突破100万吨、生猪存栏数稳定在200万头,淡水渔业产量稳定在25万吨。

    坚持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全面实施“1352”农业全产业链集群推进计划。大力发展富民强村产业,利用五年时间培育年产值千亿级的全产业链集群1个(金乡大蒜)、百亿级3个(兖州粮油精深加工、梁山嘉祥鲁西黄牛、任城现代流通体系)、50亿级5个(泗水甘薯、邹城食用菌、微山渔湖产品、鱼台稻虾、嘉祥大豆种业)、10亿级2个(曲阜高品质果蔬、汶上芦花鸡)。启动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攀登计划,出台《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培育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6家,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0家以上,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

    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全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依托嘉祥大豆、兖州小麦、汶上大豆3个国家级区域良种繁育基地和泗水花生、鱼台水稻2个省级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基地70万亩以上。加快金乡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嘉祥国家级现代农业(大豆种业)产业园建设,全力支持嘉祥大豆、金乡大蒜争创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圃)。发挥23个市级现代农业创新团队作用,示范推广良种23项、良法23个。

    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持续打造“济宁农发”“济宁礼飨”市级农产品品牌,培育“任你品尝”“儒家味道”“黄河农耕”“泗水地瓜”等县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依托各县市区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金乡大蒜、邹城食用菌、微山渔湖产品、鱼台稻虾、汶上芦花鸡等优势特色产业品种品牌,提升全市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