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行济宁分行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助力济宁市乡村振兴结出更美花朵。截至2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245.1亿元,较年初新增17.85亿元。
浇灌金融“活水” 让草莓更甜种植户更美
在邹城市北沙村果蔬种植基地里,一座座大棚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大棚里,工人们正忙碌着采摘成熟的草莓并剔除多余的茎叶。大棚外,采摘的草莓经过分拣包装,被络绎不绝的商贩和运输车辆拉走。“今年一个棚的产量在8000-10000斤左右,今年价格好,整体还是很不错的。”草莓种植农户孔庆苓高兴的说。
前几年实施土地流转政策,孔庆苓承包了一些土地盖上了几个大棚种植草莓,但前期投入资金太大,购置苗株、肥料、农资设备的费用不足。农行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孔庆苓有资金困难,主动上门。经过调查认定孔庆苓符合惠农贷款政策,为其推荐办理了25万元的惠农e贷,解决了孔庆苓的燃眉之急。“在农行的帮助下,我更有底气了。”孔庆苓连续两年办理了农行惠农e贷,大棚规模也从最初的4个变成现在的9个。草莓季节过后,大棚继续种植芸豆、茄子、豆角等时令蔬菜。“作为农户,我们就得算精打细算,让土地产生更多价值,这样日子才能一天天富起来。”孔庆苓满怀期待。
“近年来,农行大力响应乡村振兴政策,针对种植户、养殖户等农村重点领域,我们推出了惠农贷,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实施优惠利率,优先安排信贷规模,给广大农户提供了支持,也受到了百姓的欢迎。”中国农业银行邹城亚圣支行行长王美玲表示。
发挥金融力量 让农民不再等“贷”
在济宁邹城石墙镇岳庄村马铃薯三膜种植新技术示范基地,500亩的百余个精品蔬菜大棚里,绿叶幽幽,一片生机勃勃景象。“有了这笔‘强村贷’,我们及时购进了机械设备、种子、地膜、肥料等各种物资,保障了合作社种植基地的需要,增加了老百姓受益和村集体收入。”邹城市石东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雨芹激动地说。
陈雨芹介绍,岳庄村一直有种植蔬菜的传统,由原来的小棚发展到大棚,后来成立了合作社,规模也扩大到现在的500多亩。为了提高亩产量,缩短生长时间,现在的大棚采用了水肥一体化、三膜种植新技术等技术手段,可有效调节温度、湿度等,管理更加科学,原本亩产量在4000斤左右提高至7000-8000斤。
随着规模的扩大,合作社有了一些资金缺口,农行邹城市支行主动跟进,客户经理积极对接调查、准备贷款资料,短短几天,为合作社发放了“强村贷”120万元。
为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农行济宁分行聚焦金乡大蒜、邹城草莓、鲁西黄牛、小龙虾等特色产业,创新信贷产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助力打造辐射周边区域的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
该行创新惠农贷款“整镇推进,整县覆盖”服务模式,联合地方政府在辖内156个乡镇组织惠农产品对接会,面对面精准推介惠农产品,着力支持各类涉农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同时,该行常态化组建乡村振兴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户金融需求,现场采集农户信息,建立信贷档案,打通线上自助金融服务,截至2月末,全行累计发放“惠农e贷”6.42亿元,惠及4100余户,为地方乡村振兴注入了金融“活水”。此外,该行还拓展服务渠道,开设“流动银行”,保障农户基础金融服务。通过移动办公设备上门办理银行卡、掌上银行、二维码等金融产品,为农户购买春耕物资提供结算便利,让农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金融服务。据了解,该行还推出惠民廉洁办贷公开告知制度,通过向客户发放惠民廉洁办贷告知书,积极向客户宣传国家减费让利政策,落实差异化贷款定价机制,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最优惠贷款,着力减轻农户负担。(李见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