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孙逊)“近期召开的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市‘两会’清晰定位了济宁2022年及今后五年的发展坐标和宏伟蓝图。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将深入贯彻落实我市近期重要会议精神,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强力攻坚生态文明建设‘三大行动’,不断擦亮我市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斌举在接受采访时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按照“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标准要求,坚决做到“七个必须、七个破除”,聚焦聚力打造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实施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生态环境坚实力量。
2021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改善幅度全省第1名,南四湖水质连续18年稳中向好,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历史最佳水平,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2022年,市生态环境局将保持攻坚定力、压紧压实职责,围绕市党代会、市“两会”部署的任务目标,抢抓黄河流域、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守底线、提质量、惠民生。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增强生态环境要素支撑,全力服务制造强市建设,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张斌举表示,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增蓝天,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常态长效抓好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深度治理,让“济宁蓝”成为常态。聚焦保碧水,深入推进南四湖流域综合整治,“一河一策”治理入湖河流,确保水质稳定提升。聚焦护净土,严把建设用地环境准入关口,推进重点地块调查评估、治理修复,确保土壤安全利用。二是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新一轮“四减四增”,加快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支持服务环保产业发展壮大,指导企业用好用足环保各项政策,为更多更好项目落地做好保障。三是持续优化提升服务质量。实施政策提前介入、精简繁琐事项、并联评审审批等措施,全面压减审批时限,节约企业办事成本,所有审批事项法定审批时限全部压缩75%以上。四是为助企攀登发展营造更多环保红利。建立助企攀登发展“面对面”服务机制,打通企业发展堵点卡点,让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攀登”发展两促进。
张斌举表示,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继续发扬“铁军精神”,切实做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奋力开创美丽济宁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