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头条 >
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 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2022-03-0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作者:编辑:李一立
  • 2019年5月16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代表。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事业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残疾人这一群体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关心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和健康,鼓舞残疾人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更加坚强地实现人生的梦想。

    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各级残联组织和各部门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充分保障残疾人生活、教育、就业等权利,为残疾人谋福祉,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织密兜底保障网

    守护残疾人群体美好生活

    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他们的生活状况、康复、教育、就业、脱贫等,关乎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近年来,我国在国家层面建立起覆盖数千万残疾人口,包含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儿童康复补贴等内容的残疾人专项福利制度;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高度重视和关注每个残疾人的健康问题,加快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并在主持召开的基层代表座谈会上表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保护好残疾人权益,残疾人事业一定要继续推动。”

    伴随着国家发展新的进程,中国残疾人事业也取得了历史性进展,一个个数据见证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伟大成就。

    ——到2020年底,国家现行贫困标准下71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实现了脱贫。

    ——到2020年底,107.5万残疾人得到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000多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我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惠及1189.5万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1489.8万残疾人,年发放资金额度超过300亿元。

    筑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才能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为了加强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让残疾人群体过上美好生活,推进我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对“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事业作了新的安排。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表示,这些年,民法典等20多部法律法规都对保障残疾人权益作出了规定;各级财政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残疾人服务设施达到4000多个。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得到了帮助,残疾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进步。

    助力求学求职路

    鼓励残疾人勇敢追逐梦想

    残疾人的生存状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小圈子,走向社会,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在河北省唐山市考察时说:“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追求健康,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

    在求学的道路上,残疾人群体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2021年9月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迎来了第一名2021级本科新生——邢益凡。

    他从小患有先天性肌营养不良,已满18岁,却只有18公斤。6个月大时,他被确诊为渐冻症,始终无法自由行动。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学校还为他专门准备了带有独立卫浴的爱心宿舍,孩子的妈妈也可以在此陪读。

    邢益凡的故事是近年来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全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真诚关爱,如和煦的春风抚慰人心,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共有57477名残疾人被普通高校录取,录取人数较“十二五”期间增长了50.11%。此外,9966名残疾人通过单考单招被高等特教学院录取,录取人数较“十二五”期间增长了47.54%。

    每个人都有权利追逐梦想,成就一番事业,残疾人也不例外。促进残疾人就业也是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对于我们这些残疾人群体来说是莫大的帮助。”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的残疾人王凤云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说。

    今年36岁的王凤云,从小就患有身体疾病,直到17岁时才能依靠拐杖站立起来,平常主要是做些零工维持生计,收入不稳定。2021年8月,王凤云成为宾阳县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中的残疾人学员之一,从事壮锦手工饰品制作和直播带货活动,不仅增加了自己的收入,还增强了面对生活的信心。

    据悉,“十三五”时期,新增城乡就业残疾人180.8万人,2020年持证残疾人新增就业38万人,残疾人的就业规模达到862万人,面向残疾人开展政府补贴的职业培训40余万人次。越来越多残疾人通过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就业增收。

    携手一起向未来

    推动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

    2021年,在东京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96枚金牌、60枚银牌、51枚铜牌的优异成绩,连续第五次实现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

    国际赛场上,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和关心着残疾人运动员。2022年1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时强调,“要想运动员之所想、办运动员之所需,为运动员提供方便、快捷、精准、细致的服务,特别是针对残疾人运动员的特殊需求,增设相关无障碍设施。”

    在冬残奥运动方面,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奋起直追,逐步发展壮大。2016年以来,我国参加了多项冬残奥国际赛事,多个项目实现“零”的突破。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上,中国轮椅冰壶队获得冠军,实现了我国冬残奥会历史上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2022年,我国将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全部6个大项的比赛。

    如今,在各地社区、街道,越来越多残疾人走出家门,享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这些变化离不开各级残联组织和体育部门的支持。

    为了促进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中国残联出台了《冬季残奥项目振兴计划》《冬残奥争光行动方案》《残疾人大众冰雪行动方案》,在全国大力推动发展冬残奥运动。

    自2016年起,中国残联连续6年举办“残疾人冰雪运动季”。首届只有14个省(区、市)的残疾人参加,发展到现在有31个省(区、市)参加,已基本覆盖全国。

    北京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开幕。我们相信,随着北京冬残奥会的举办,会有越来越多残疾人能够参与体育,参与冰雪运动,提升生活质量。

    今天的中国,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有残疾人的身影,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接受更好的教育、实现就业创业、参与体育竞技,他们用顽强的精神、不屈的意志,书写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