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时政要闻 >
关爱无止境 再续新篇章
2022-03-03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李一立
  • 掌上济宁讯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国关工委成立以来首个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文件,明确了新时代关工委工作的总体需求、工作原则、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为新时代关工委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纲领。《意见》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关工委和广大“五老”的亲切关怀、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体现了对关工委工作的充分肯定,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发挥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性安排。济宁市关工委是在市委领导下,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有现职领导参加,以关心、教育、培养全市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的群众性工作组织,是市委议事协调机构。市关工委自1994年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配合、主动作为,不断推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不少工作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成为党和政府教育青少年的得力参谋和助手、联系青少年的牢固桥梁和纽带。全市广大“五老”怀着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忠诚、怀着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爱,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奔走在校园内外、活跃在社区乡村、深入到千家万户,为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贡献了力量。

    新时代承载新使命,新征程要有新作为。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和广大“五老”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握党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发展的历史主动,切实增强学习宣传贯彻《意见》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意见》确定的各项任务要求上来,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助力添彩,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爱青少年,就是关爱明天。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切实抓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工委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在任务部署、工作推进、活动开展和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组织网络建设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要主动适应形势任务需要,坚持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进一步加强关工委班子和办事机构队伍建设。要加强与关工委的协调配合,支持“五老”队伍在关心、培养和教育青少年工作中更好发挥作用。要大力宣传关工委工作经验和“五老”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浓厚氛围。

    目标引领方向,实干成就未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了“跨入全省发展第一方阵,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打造美丽幸福典范城市”的奋斗目标。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也需拿出“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胆略气魄,乘着贯彻落实《意见》的东风,努力谱写我市关心下一代事业新篇章。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