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今日热点 >
“十二个‘突破’”跑出高质量发展济宁“加速度”
2022-02-23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作者:编辑:李玲
  • 今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关键之年,也是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决战决胜之年。2月23日,济宁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用“十二个‘突破’”锚定了新一年的重点工作,并号召广大代表和社会各界以谱写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篇章为己任,奋力跑出济宁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以全市之力狠抓制造强市,在打造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中心城市上求突破。抓紧抓实助企攀登,着力壮大产业集群,大力培育“专精特新”, 强力突破招商引资,持续强化要素保障。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完善市县制造强市指挥部机制,全面推行“群长+链长制”,滚动实施“双千”技改,实施高成长企业三年倍增计划,以优质资源服务优质企业、优质项目,更大力度为市场主体减负纾困。

    以恒久之功狠抓科技创新,在打造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上求突破。着力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着力培育高质量创新企业,着力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着力构建高磁场创新生态。实体化运作“创新谷”,构建“1+N”协同创新体和“种子高企—准高企—高企”梯次培育体系,实施重点企业引才“配额制”、科研项目“人才优先制”、科研经费“包干制”。

    以战略之举狠抓现代港航物流,在打造多式联运全国交通枢纽城市上求突破。加快基础设施提标,加快商贸物流提质,加快港产融合提效。编制港产融合发展规划,优化整合港口资源,推动形成“一港五区、多点协同”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公铁水空海”综合交通优势,推动港口与腹地产业板块高效协同、双向联动,吸引加工制造、物流商贸、供应链金融等产业集聚,大力发展临港产业集群。

    以坚定之志狠抓一体融合发展,在打造全国都市区建设示范城市上求突破。坚定不移推进都市区协同发展,纵深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大幅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树牢“大济宁、全域化”发展理念,突出“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加快构建“大开大合、快连快通、相对独立、抱团发展”的都市区空间形态。



    以攻坚之势狠抓综合实力提升,在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上求突破。强力推动争先进位,着力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园区提档升。成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挥部,出台五年行动方案,建立“5+1”考核评价体系,实行“月调度、季评价、年考核”工作机制,设立专项资金,深化放权赋能,强化资源要素市级统筹配置,引导县市区比拼赶超、争先进位。

    以务实之效狠抓“三农”发展,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上求突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量、提质量,现代农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底板、提标准,农民增收稳势头、提后劲。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和市场化手段发展农业,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县一业”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启动实施产业振兴助企攀登,重点打造“1352”农业全产业链特色集群,深入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全力提升“济宁礼飨”“济宁农发”知名度。


    以全局之要狠抓需求牵引,在打造“双循环”重要节点城市上求突破。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推进居民消费扩容提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实施扩需求“十大行动”,聚焦“十强”产业、“七网”建设等重点领域,建立项目库,实施商贸流通企业培育计划和外贸固稳提质行动,对标全国一流、全省领先,争创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

    以超前之识狠抓数字变革创新,在打造高水平“数字济宁”上求突破。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积极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提速推进生活数字化。实施攀登企业数字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 “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并完善数据中台、感知中台等平台服务体系,推进机关运转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建成用好“城市大脑”。

    以时代之责狠抓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在打造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上求突破。聚力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聚力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聚力打造优质公共文化集聚区。以“两个结合”为引领,依托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等高校院所,推出一批重大研究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八个融入”,打造一批文化“两创”示范点。


    以永续之计狠抓生态保护,在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上求突破。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统筹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坚决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深入推进新一轮“四减四增”专项行动,实施工业节能与能效提升、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等系列工程。

    以为民之心狠抓民生保障,在打造美丽幸福典范城市上求突破。推进就业扩量提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打造全省医疗高地,着力解决养老托育问题,健全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就业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市级财政教育投入继续增长,加快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重症医学中心、中医医疗中心建设。

    以万全之策狠抓安全发展,在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上求突破。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创新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细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高峰 孟一 报道)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