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时政要闻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聚焦“强力攻坚十项重点工作”系列评论之二
2022-02-20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济宁日报评论员编辑:张正婕
  •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更高水平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强力攻坚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建平台、育主体、优生态、创品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奏响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强音。我们必须紧抓创新不放,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久久为功优化生态,敞开胸怀广纳英才,让创新创造活力在济宁大地竞相迸发。

    创新驱动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总揽国际大势、着眼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创新发展处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党中央作出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既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客观要求,也是新一轮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形势所迫。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几年来,济宁一直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基本遵循,本着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不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坚定不移推进创新发展,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努力走出一条创新引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子。

    实践证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无止境,创新亦无止境。今后五年,是济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只能依靠创新驱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发出创新驱动的新号令,是对济宁发展的更高定位和新的要求,也是对于济宁高质量发展路径的再度确认。济宁必须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创新上,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引领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

    强力攻坚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建设一流创新平台。要持续强化济宁高新区科技创新引领优势,全面整合区域创新资源要素,与我市产业相关的中科院系统研究所对接实现全覆盖,打造辐射全省、影响全国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强力攻坚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培育一流创新主体。要构建“种子高企—准高企—高企”梯次培育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研院所,实行实体化运作。启动科技金融多元赋能计划,助推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加速膨胀。

    强力攻坚创新驱动发展,必须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要成立市科技、人才招引指挥部,持续优化提升人才政策,构建“人才引育+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应用”创新生态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全链条人才引、育、留、用机制,吸引更多“千里马”在济宁创新创业、竞相奔腾。

    强力攻坚创新驱动发展,必须打响一流创新品牌。要加强改革系统集成,统筹推进科技创新、社会事业等领域改革,高质量推出一批原创性重点改革事项,高起点争取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改革试点,支持开展“一县区一品牌”改革,形成更多可推广、可复制的“济宁经验”,让改革红利更加可感可及。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我们期待,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全社会不断催生更多更新的创造力,万众创新将在孔孟之乡热潮涌动、活力澎湃,为把济宁建设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