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今日热点 >
好品山东丨七旬老人的“守艺”故事:一生倾情“虎头鞋”
2022-02-17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 作者:编辑:李木木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淑娟 东营报道

      绣虎脸、扎虎须、纳鞋底......一针一线手指轻弹,绘就万千“虎样儿”新姿色。美好在指尖环绕,穿针引线,一丝一缕化作锦绣之歌,随着一道道细致的工序,非遗文化虎头鞋在广饶县李鹊镇七旬老太焦景兰的双手中孕育而出,惟妙惟肖,形象栩栩如生。

      一针一线皆是情 与虎头鞋结缘50年载

      2月14日,走进虎头鞋非遗传承人焦景兰的家中,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枕整齐有序地摆放在茶桌上,一个个“虎元素”绣品格外吸引眼球。旁边,眼戴老花镜,手拿针线,焦景兰正在专注地缝制着鞋品。

      受其母亲熏陶,焦景兰与虎头鞋已经结缘50年载。虎头鞋伴随着她长大,一针一线都蕴藏着美好的回忆与祝福。“祖辈儿传统手艺不能丢,这一缝就是50年。”谈及虎头鞋传承经历,焦景兰说道,小时候在老家经常看到老人们缝制虎头鞋,便对此情有独钟,直至传承至今。五十年来,她制作了成千上万种不同造型不同材质的虎头鞋。


      虎头鞋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每一步都需要精心琢磨,绘图纸、配线、纳鞋底、绣制等多道工序,要细心,更要耐心。最后做一双完整又精美合格的虎头鞋,像焦景兰这样熟练的手艺人,也需要四五天的时间,有时候为了一个生动的形象,焦景兰一坐便是半天、一天半,长则数半月,每一个作品都是用心制作,精心打量,缝制技艺也随着时间的打磨日臻完美。

      如今,随着工业化发展,逐渐由机器取代了手工,像这样纯手工虎头鞋制作技艺几近失传,为了将这传统手工艺继续传承,焦景兰无偿将这门手艺传承给感兴趣的有缘人,让传统工艺不再失去存在的“土壤”,让更多人爱上这门技艺,因为对焦景兰来说,制作虎头鞋是爱好、是坚守、更是传承。

      虎年新春 虎头鞋走俏大市场

      虎头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手工艺之一,因模样呈虎像、寓意吉祥而远近闻名,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喜爱。2022虎年新春,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的的虎头鞋又再一次回归到了大众的视野,一双双憨态可掬的虎头鞋备受市民青睐,许多外地客人慕名而来,登门拜访求购。

      据焦景兰介绍,如今,她已经把虎头鞋、虎头帽“绣”成了她的一份小产业。今年“虎元素”大热,虎头鞋、虎头帽的订单比以往更多,成为新春市场上的抢手货。订单多了,满足不了客商的需求量,她便召集村周边的闲杂劳动力,倾囊相授,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共同增收致富。


      一团团丝线、一块块布料里倾注了焦景兰太多心血与汗水,多年匠心,赋予了一双双虎头鞋新的生命色彩,融入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期盼。焦景兰说,增收致富不是她最终的心愿,她更希望以这种方式让宝贵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用手艺为更多人传递爱与祝福。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