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今日热点 >
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丨落实,山东提升创新力的“典型特征”
2022-02-15 来源:青州融媒
  • 作者:编辑:李木木

  • 加强科技研发创新、人才引育创新、营商环境创新、数字变革创新、产业生态创新、要素保障创新、民生改善创新、风险防控创新、文化宣传创新、推进落实创新,山东虎年新春上班第一天的工作动员大会上,“十大创新”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最后一个创新——加强推进落实创新,这是所有创新的落脚点和根本所在。

    从2月8日开始,山东各地市各单位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有的厅局当天就开始分解任务,梳理年度工作中还有哪些创新点可以突破,还有哪些实际问题要立刻着手解决。总之,创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工作方法。一位在动员大会现场参会的同志说,每一个创新都直指干什么,怎么干,目标非常明确,路径非常清晰。当前,唯有行动起来,把握好创新与落实的辩证关系,在落实中创新,在创新中落实。

    所有的创新都是在落实中实现的。什么是创新,创新是思想的火花,创新是奇思妙想,创新更是脚踏实地解决问题。还记得2021年5月在推动新冠疫苗接种宣传推广工作中,山东有关单位创造性地给健康码镶上了金边,这一设计创新不仅冲上热搜,而且带动了公众疫苗接种的积极性。正在冬奥会上服役的国内首辆雪蜡车,也是一种集成创新,集合了山东最强势的制造业产业链,突破了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空白。近年来,山东的硬核创新都来自于脚踏实地的工作,来自一点一滴的突破。不断解决新问题,不断找到新方式,创新力就在每一次创造性落实工作中累积而成。


    善于落实工作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创新。说一千道一万,落实是关键。十大创新行动,每一个行动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只有把每一项工作做好了,这些创新计划才能一步步落到实处。以科技创新为例,其中一项工作是持续提高研发投入,这项工作的落实直接决定了科技力量的优化布局。通过政府投入引导,带动千千万万企业共同加大研发投入,让企业成为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自主变革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形成“千企万企竞创新”的大好局面,这就是一种创新。而十大创新中的每一个创新,都要靠落实来推动,靠落实来实现。

    落实与创新是有机统一的。落实不好就创新不了,不创新工作就很难落实。纵观十大创新行动,每一个创新任务都很艰巨,既有可行性又有挑战性。这就要在落实工作中充分运用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和创新方法,同时在一个个创新突破中把一项又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落实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仔细想一想,这些问题很多是因为没有在细节上抓落实,更没有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就是因问题而存在,创新就是为了突破工作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在落实工作中如果推进不下去了,或者遇到问题了,不妨冷静下来,从因循守旧中走出来,试试新方法,找找新角度,多运用逆向思维、分散思维等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寻求突破。同时,也唯有从一开始就以创新的勇气和创新的意识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以创新落实工作,以工作带动创新,才能形成更加浓厚的创新发展氛围。

    创新不是空中楼阁,创新不是虚无缥缈的。创新在每一天的每一件工作中,创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中、脚下、手里。拥抱创新,才能更好地落实工作;落实工作,是为实现有突破的创新。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密码就在创新与落实中,等待着每一位干部群众去实践去担当去作为。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