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通讯员 济纪宣)2021年,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纪检监察工作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职责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坚定稳妥,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以高质量政治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
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国之大者”,做实做细政治监督,以监督促责任落实、以执纪保政令畅通。
扛起政治监督“第一责任”。市纪委监委制定政治监督工作指引,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要求,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三新一高”“六稳六保”、促进共同富裕等重大决策部署,围绕省委、市委工作安排落实情况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做实监督,引领保障“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紧盯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深入开展粮食购销、开发区建设等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深化人防、供销系统腐败治理。结合日常监督和巡察,加强对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跟踪督促整改,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依纪依法问责。
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政治监督是具体的、实践的。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做实做细政治监督“大文章”。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市纪委监委扎实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围绕推进沿黄生态保护、滩区迁建、项目建设等22项重点工作,建清单、抓监督、促整改,以严格监督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在济宁落地生根。
换届风气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市纪委监委把加强换届风气监督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成立严肃换届纪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出台严肃换届纪律加强县乡领导班子换届风气监督实施方案、查处诬告陷害信访举报行为操作办法等,开展换届风气督导和巡回检查。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杜绝“带病提拔”。
发挥巡察监督“利剑”作用。巡视巡察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党委(党组)履行全面监督职责的直接抓手。扎实开展市委第十一轮、第十二轮巡察,对9个单位党组织开展常规巡察,对11个单位党组织开展巡察“回头看”,组织开展停车管理、涉粮问题专项巡察,对市县法院、公安、供销系统开展联动巡察,本届市县两级党委巡察完成全覆盖。强化巡察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对十三届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大起底、回头看”,指导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对整改情况全面自查自纠。建立完善对账销号、跟踪督办、约谈提醒、量化评估、成果运用等闭环管理机制,推动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贯通。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惩治和预防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协调、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坚持把“三不”一体推进方针全面贯彻到正风反腐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始终保持不敢腐的高压震慑。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严重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严重损害党的执政根基、成为全面从严治党障碍的腐败问题严查快办、绝不姑息,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扎紧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笼子。防止腐败扩散蔓延,既要靠依规依纪依法惩处,又要靠制度治理和监督约束,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案促改促治促教,深挖案件背后责任空转、制度缺失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压实主体责任、督促健全制度。推动全市交警系统开展专项整治,在部分县市区组织行政执法领域纪律作风整顿。加强对制度执行的日常监督,制度的执行力和监督的有效性不断增强。
持续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警示教育是连接“不敢”与“不想”的重要纽带。市纪委监委改造提升市廉政教育馆,分批分类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及其家属75批2100余人次接受教育。常态化开展纪法教育、警示教育、廉政教育,向全市71名省管干部、1935名市管干部发放《同级同类干部警示教育案例汇编》,结合我市查处的典型案例制作《红绿灯前的交易》等警示教育片。另外,通过通报曝光、旁听庭审等多种形式载体,拓宽警示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全面从严治党,既靠治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靠治本,正心修身,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廉德文化“十进”工程,打造进机关示范单位40个、进企业示范单位13个,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评选“最美廉德家庭”100户。整合全市优秀文化资源,打造东、西两条“儒韵清风”廉德教育线,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廉洁济宁·云课堂”专栏,“儒韵清风·廉洁济宁”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坚持风腐一体纠治、纠“四风”树新风并举,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靶向纠治,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露头就打,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堤坝。
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必须大力整治并坚决克服。市纪委监委开展干部作风建设调研式督导,细化完善以下看上“直通车”机制,在部分县市区试点建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监测点,聚焦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突出问题精准施治,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76起。
严厉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印发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的工作方案,制定聚焦制止餐饮浪费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措施,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公款吃喝、机关食堂浪费严重等问题的监督检查,重点防范和查处不吃公款吃老板、收送电子红包、私车公养等隐形变异问题,查处享乐奢靡问题339起。节点就是“考点”,紧盯中秋、春节等重要节点,深入开展明察暗访,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例,持续净化节日风气,已成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纠治“四风”的固定动作。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也是干部之家。市纪委监委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认真落实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关爱回访制度,鼓励干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跟踪做好回访教育,让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强化过渡期监督。面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任,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开展过渡期监督,着力整治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到位、返贫致贫动态监测不精准、发现问题认定不及时、帮扶救助不到位等问题,推动解决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中落实政策走样变形、质效不高等问题。市纪委监委机关和市委巡察办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统筹推进专项治理。坚持“一县一领域、一单位一切口”“群众出题、部门落实、纪委监督”,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涉农信访举报问题专项治理,深入推进化解重复举报专项行动,全省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我市举办。
常态化开展“惩腐打伞”。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市纪委监委把扫黑除恶“惩腐打伞”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制定关于建立扫黑除恶“惩腐打伞”常态化机制的实施意见,部署开展“案大伞小、案多伞少”专项排查,做到有黑必打、有“伞”必挖,坚决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被评为“山东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
在贯通融合中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坚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形成全面覆盖、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融入治理、以监督促进治理,促进“四项监督”有效衔接,努力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过程中创造更多济宁实践。
健全完善监督体系。党内监督是最重要的监督力量,党内监督有力有效,才能引领其他各类监督发挥作用、形成合力。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1345”责任落实机制,在邹城、嘉祥等地试点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履责监管“一个平台”,制定领导班子、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三张清单”,推动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四责协同”,通过明责、督责、述责、考责、问责“五责闭环”,推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同、一体履行。
持续强化派驻监督。按照“理顺体制、界定职责、发挥作用、失责追责”思路,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派驻机构改革的方案,召开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出台派驻机构日常监督办法、重要情况报告办法,完善“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工作模式。指导市管企业纪委对权属企业探索派驻监督,更好发挥“探头”作用。
推动监督下沉落地。深化重点项目廉政监督,试点向重点项目指挥部和融资平台派出廉政专员,创新重点项目驻点监督,推动项目廉洁高效运行。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优配强村(社区)纪检委员,制定履职清单、负面清单及责任追究清单,构建村级监督网络。指导邹城市开展“一县一监督清单”试点、嘉祥县进行“三资”提级监督、高新区向社区服务中心派驻纪检监察员,有效推动监督下沉落地。
回望百年路,扬帆新征程。市纪委监委将深刻把握纪检监察机关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宝贵经验,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