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全民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2021年我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情况,发布了电信网络诈骗有关典型案例和识骗防骗提示。
2021年,全市破获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案件427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12人,止付冻结涉案银行账户5.8万余个、资金20.4亿元,向被骗群众返还950万元,整体绩效位于全省先进行列。
我市组建工作专班,先后4次召开全市推进会,对工作落后、涉诈问题突出的县市区等进行约谈。同时,深入开展“全民反诈·守护平安”主题宣传活动,大力推广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努力增强群众防骗反诈意识能力,有效减少电诈发案损失。加强各级反诈中心全天候值守,研发应用96110反诈智能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精准劝阻潜在受骗群众96万余人次,直接避免资金损失6100余万元。
同时,我市建立完善涉诈线索数据共享、联合研判快打、涉诈人员惩戒等机制,印发《济宁市手机卡、银行账户涉诈风险防控行业工作标准》,明确、细化银行、运营商职责任务。严密管控本地涉诈人员,积极劝返缅北地区诈骗窝点人员,并深入开展“云剑-2021”“断卡”“断流”“清楼扫地”“追逃犯、反诈骗、打盗抢、防极端”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对139名涉诈人员,在依法刑事打击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金融和通信行业失信惩戒;对4155人采取限制新开手机卡、限制漫游等通信惩戒措施。先后暂停70个银行营业网点的新开卡业务,问责处理通信营业厅、代理商、加盟商等渠道185个。
据悉,目前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斗争形势稳中向好。2022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深入开展“全民攻坚行动”为总抓手,强化源头治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先,进一步构建“全社会反诈”新格局。(记者 李胜男 通讯员 李亚 马超)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