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
掌上济宁讯(通讯员 王婷婷)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项目建设完善基础,增枝茂叶,持续发力。笔者发现,开工的项目中,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类项目较多。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全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经开区产业体系,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为该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产业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
2021年7月17日,在金牛重工项目现场,经开区集中开工建设年产10万台(套)工程机械配件底盘件全自动智能化生产项目、智佳智能AI产业园等11个项目,总投资72.6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新型医疗装备创新产业园项目。项目占地190亩,总建筑面积138598.77平方米。主要建设技术研发、生产基地、展示中心、配套基础设施等。以新型医疗装备创新发展为基点,创业孵化+科技服务为核心,带动区级创新医疗产业发展。
智佳智能AI产业园项目,利用厂房3.8万平方米,新上3套自动智能主板贴片设备,10套自动智能终端成品(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AI机器人、智能穿戴产品等)生产线,20台进口注塑机,其他模具研发配套,CNC数控机床、冲床、洗床等,年产成套设备10000件。
近年来,经开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坚持以好项目、好质态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积极推行“三个一”理念,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2021年,实施重大产业项目26个,完成投资36.5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1%;6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8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61%;9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4.0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2%;6个市级挂图作战项目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基础建设
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经开区启动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1.13亿元,强力推进综合管廊EPC项目、村内供水管网升级改造工程、台湾工业园雨污分流工程、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程、城区水环境治理工程等建设项目,为发展产业、改善民生、优化营商环境打基础。
2021年以来,经开区综合管廊EPC项目已完成管廊主体建设约540米,完成资金投入约8300万元。
为进一步保障群众饮水安全,该区对部分村内供水管网进行提升改造,累计完成村内管网改造约160千米,完成投资约2000万元。
台湾工业园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项目完成投资约310万元,新建污水管网2800米,已全部通水投入使用,实现了台湾工业园区的雨污分流。
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工程,年内共完成投资约543万元。其中投资110万元,累计补栽修复路沿石120余米,更换各类雨污水井盖、井筒320余套,对区内20台路灯变压器进行巡检维护,及时维修或更换了配电柜门锁、围栏等设施,定期巡检并及时修复出现的问题,确保了道路交通安全和城市排水安全;为确保城市安全度汛,投资260万元,完成了三韩沟南延联通、部分排水管道联通和清淤等工程。
城区水环境治理工程,投资约120万元,对杨坡洼引河和谢家石渠河的跨沟板函进行了疏通,新增泵井三座,及时将部分雨污合流水体抽排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全年安全稳定运行,预计年内累计完成污水处理总量约600万吨,确保了经开区城市水环境质量良好、下游河流水质不受影响。
公共服务
全力推进民生项目
公共服务项目通常会得到广泛关注,项目的建成投入使用也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清洁取暖工程为例,计划完成资金投入约3800万元,完成“电代煤”改造4708户,目前辖区内的两镇已经完成安装验收工作,共完成安装验收5269户,进一步抓好清洁取暖工作,确保两镇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2021年以来,经开区按照全市统一安排,深入开展农村户厕排查整治工作,累计排查农村户厕23134户,发现问题11845户,已全部完成整治;同时该区根据农户改厕实际,结合城乡供水一体化成果,投入资金约500万元,将全区1.5万余户农村户厕全部改造提升为水冲式厕所,进一步提升了农村户厕的标准化水平。
稳步推进2021年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省级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工作。累计完成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41485户,其中鉴定为C、D级需进行整治的243户,已全部完成整治。2021该区承担省级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任务19户,已完成改造23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