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张静涵)1月19日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市2021年国资国企发展情况。
记者了解到,2021年,市管国资国企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营业总收入、利润指标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一)资产规模不断壮大。市管企业规模实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市管企业资产总额1747.39亿元,净资产544.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82%、17.12%,分别是2018年的1.95倍、1.77倍。
(二)营业利润总额大幅提升。市管企业营收稳步增长,净利润增速提升。2021年,市管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587.80亿元,利润总额31.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96%、44.12%,分别是2018年的2.97倍、1.69倍。
(三)盈利结构持续优化。市管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提升,业务结构继续优化,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2021年,市管企业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46.06亿元,利润总额1.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26%、175.55%,占营业总收入和利润总额比重分别是7.84%、3.72%。
(四)研发经费投入再创新高。市管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高,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创新动能。2021年,研发经费投入1.91亿元,同比增长78.41%。
(五)产业支撑更加坚实。一是煤炭产业优势持续保持。“走出去”战略呈现良好效果,加快推进济宁能源陕西榆林芦殿煤矿整合,鲁泰控股新疆白杨河煤矿建设。2021年,累计生产原煤995.87万吨,销售原煤988.0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334.98亿元,利润总额24.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4.01%、173.79%。二是港航经济强势突起。济宁港航集团挂牌成立,梁山港“公铁水”多式联运项目一期工程正式通航,龙拱港港产融合示范区快速推进。三是高端制造业发展强劲有力。艾坦姆高端精密铸造一期工程、10万吨/年浓碱片碱、华科创智纳米银全产业链基地等全面投产,新能源船舶制造等项目建设加紧施工,济宁城投控股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恒润股份运营良好。四是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强力推进。济宁文化中心三期建成运营,新天地国际商务中心基本完成主体建设,华源热电2*35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顺利投产,提前完成度夏度冬战略储煤任务100万吨。济宁公交在全省率先实施早晚高峰免费乘公交,助学公交满意率达98.97%,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900个村。崇文大道跨宁安大道项目、济安桥路与车站西路路口立体化改造项目主线通车,内环高架主线后续工程实现全面完工,鲁南高铁济宁段正式通车,引黄西线项目(一期)管线工程基本完工。
(六)国企贡献更加突出。市管企业勇当经济发展主力军,发挥国企功能彰显国企担当。2021年,上缴税费总额41.4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96%、18.33%,三年累计分别是116.48亿元、219.98亿元;市管企业在岗职工人数33898人,同比增长2.80%;全年支付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1.71亿元,同比增长18.47%。在援疆援渝东西协作扶贫、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能源保供、 “慈心一日捐”、“金秋助学”、人口关爱基金、幸福食堂、春蕾计划等工作中,2021年市国资系统累计捐赠支出资金4283.97万元,帮扶职工群众9804人次。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