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评论员 满涛)数字化、信息化落后,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困难,这是制约我市政务服务速度和温度的“卡脖子”问题,也是我们与先进地区的主要差距。数字赋能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实现高质量发展,济宁必须聚焦“数字赋能”攻坚发力。
当前,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数字化浪潮正在加速到来。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4G网络……一个活力奔涌的数字中国正在向人们走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迈入“十四五”,数字化浪潮将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拓展,持续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快数字赋能,不断用“数字济宁”“智慧济宁”建设新成果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济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数字化程度如何也是评估我市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市数字化建设中,“数据孤岛”“数据烟囱”现象依然存在,这既有部门之间条块分割,认识不到位,不愿意推动部门间系统信息整合、数据共享的问题,也有我们信息化建设滞后的问题。从打破多个数据基础库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到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做大数字经济红利,无疑是我市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前,围绕打造数字化城市,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重要的是要以先进地区为标准,以数字政府建设引领政务流程再造,对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办事流程进行系统性重构,坚决打破各部门间的数字壁垒,真正让网“通”起来,让数据“跑”起来。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快推进部门业务系统与总门户平台全对接,实现数据同源、办理同步,务必做到能接尽接。加强各部门相关业务系统功能向“爱山东济时通”APP、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和政务服务网集中。持续提升“一网通办”服务功能,推出更多全流程的在线审批的智能审批事项,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建成并提升营商环境监测与数据赋能一体化平台功能,实现“一网洞察、一站评价、一体改善、一屏反馈”的营商环境监测全流程闭环生态。
数字化给济宁带来的不仅是一场广泛的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治理变革,是我们赢得发展、赢得未来的关键。我们要勠力同心,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让济宁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