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刘传伏 王汝雅)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助企攀登有关部署要求,全市金融系统坚持把主要精力、关键要素向制造业特别是攀登企业倾斜,为推进我市制造强市建设提供坚强金融支持保障。“助企攀登活动开展以来,金融保障组以全市攀登企业融资需求为导向,加大金融资源倾斜保障力度,全力全速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市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金融保障组组长董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董宏介绍,金融保障组设立以后,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攀登企业发展特点,汇聚工作合力,建立健全“四个机制”,有效畅通了金融支持攀登企业渠道。一是攀登企业银行包保联系机制。指导全市27家市级银行机构分别制定助企攀登工作方案,同时为全市402家攀登企业逐一明确主办银行并确定包保联系人,压实主体责任,全面摸排企业融资需求,“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需求。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银行机构已为攀登企业新发放贷款62.74亿元,贷款余额197.56亿元,比年初增长17.9%。二是攀登企业银行常态化对接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攀登企业银企对接活动,加大攀登企业推介力度,引导银行机构主动对接、跟进服务、重点支持。截至目前,市县两级累计举办金融助企攀登政金企对接活动69场,为其中推介的242个企业项目提供融资支持91.11亿元。三是攀登企业银行支持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济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2条政策措施,围绕制造业信贷投放、结构优化等主要内容,对市级所有银行机构开展攀登企业金融服务评价。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566.59亿元,较年初增加34.15亿元、增长6.41%。四是攀登企业挂牌上市服务保障机制。组织资本市场专家深入重点攀登企业开展大走访、大调研,精准开展企业挂牌上市辅导培育。将全市87家攀登企业纳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重点培育,其中14家被纳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2021年以来,全市新增上市企业1家、提交注册申请企业1家、辅导备案企业5家,均为攀登企业。
“产业企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下一步,金融保障组将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创新举措、优化服务,不断加大攀登企业金融帮扶力度。”董宏说。一方面,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银行机构利用低成本央行资金向攀登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同时,常态化开展攀登企业银企对接活动,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风险缓释手段,丰富信贷产品服务,不断扩大攀登企业信贷投放。另一方面,借助专业机构力量深入攀登企业解读资本市场政策、提供精准帮扶指导,激发企业上市挂牌内生动力。对已经纳入上市后备资源库的攀登企业,盯紧靠上,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帮助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