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紧握
共话美好
浓情小院
火炉旁边话冷暖
依依送别
纪律规矩
田间技术指导忙
为了万家灯火
全县动员进乡村
缝制棉被送乡亲
掌上济宁讯(记者 刘项清 本报通讯员 包庆淼 冯健 摄影报道)群众路线怎么走?清代诗人郑板桥的诗句给出了答案:“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时值隆冬季节,在位于鲁西南的泗水县,数千名党员干部顶风冒雪,带着感情进村,带着温度入户,勾画出了一幅幅和谐美丽的干群关系图。
新年伊始气象万新。泗水县委、县政府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引导党员干部树牢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推进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收集民意诉求,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锤炼党性、转变作风、增长才干,在全县深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走基层、转作风、办实事”大走访活动。
泗水县县直机关、镇街共有2400名机关干部投入“走基层、转作风、办实事”活动中,党的惠民政策伴随着机关干部的脚步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也属于该县党史学习教育弹奏出的一个美丽音符,让“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围绕人民至上,他们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群众需求,通过民意“5”来听、入户走访等收集民意1816条,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并以项目清单的形式,推送给相关责任单位限时解决,切实用真心实意的态度、无私送暖的温度、服务发展的深度,换取群众的满意度。
泉林镇发挥“泉心泉意”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热线作用,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搭好党群干群“连心桥”,切实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县行政审批局深入推进“免申即享”式服务,创新实施“1234”服务模式,提高政策兑现效率;设立“企业服务日”,推进“一窗受理 一次办好”。县民政局创新探索“1443”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模式,形成了党政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未保工作格局。县医保局探索转外手工报销便民服务新举措,实施审批流程再造,将该事项报销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缩至1-3个工作日。县乡村振兴局建立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为存在返贫风险的农户购买“防贫保险”,成立农村困难群体温暖过冬保障专班,为406个村2818户建立温暖过冬台账。县卫健局推进县级医院与省市三甲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搭建高效就医平台。泗水县微公益协会开展“微爱1+N”——暖冬行动,为泗张镇、杨柳镇、高峪镇、圣水峪镇的数千名学生发放了清洁包、肉面、冲锋衣等物资。
党员的脚印布满山乡,干部的身影闪现田野。
好事一件件,实事一桩桩。
泗水的山风变暖,泗水的人情渐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