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头条 >
【每日一习话】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
2022-01-14 来源:央广网
  • 作者:编辑:张一一
  • image.png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

    这段话出自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维度明确了中国经济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以及战略选择,同时为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根本路径,即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站在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即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以国内高水平自主创新为主,驱动经济循环畅通无阻、以持续扩大高质量的国内需求不断做大经济总量、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稳”是我们当前工作的出发点,“进”则包括了科技自主创新求“进”、深化国内体制机制改革求“进”以及政府精准施策求“进”等含义。而以上这些都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重的担子、最硬的骨头。只要我们能够挑起这个最重的担子、啃下这块最硬的骨头,中国就可以突破供给端的约束堵点和难点,全面畅通国内大循环,把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本期特约专家:李瑞琴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