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战略决策,一次特殊而重要的党内集中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党如火如荼开展。
中央有部署,济宁见行动。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我市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目标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有力有序推进,整个党史学习教育求实、务实、扎实,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大大增强,迸发出干事创业、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强大精神力量。
高位推动 真学深悟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犹如出征号令,拉开党史学习教育大幕。
以令率人,不若身先。市委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先后召开全市动员会议和市委常委会会议、领导小组会议15次,专题研究部署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紧紧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动员大会、庆祝大会等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部开展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次专题学习,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为基本时间线索,专题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专题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史,专题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市级主要领导带头下基层、带头在党校讲党课、集体参观党史展览、重温入党誓词、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学习研讨,感悟革命先辈精神力量,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将学党史与悟思想紧密结合。此外,市县乡三级党组织层层推进抓学习,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特点,针对农民党员、企业党员、“两新”组织党员、流动党员、青年党员、离退休党员等重点群体的特点和不同需求,开展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汲取历史智慧,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主题,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持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专题读书班6期、学习班3期、集体学习研讨12期、辅导报告会9场。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市委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领导小组会议以及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2次、辅导报告5场;举办专题读书班5期,对全市1686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实现培训全覆盖。广泛发动全市基层党组织,深入学习研读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4本指定学习材料;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互讲互评、党性实践等方式,让学习教育生动起来、活泼起来,不断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领悟和全面理解。
周密部署 持续深入
一年来,我市始终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全年工作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战线,一以贯之、持续发力,扎实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全市呈现出上下贯通、学用结合的生动局面。
中央、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后,我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动员大会讲话精神为指引,迅速启动、全面部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掀起第一个高潮。中央庆祝建党百年大会召开后,我市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深学透、融会贯通,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掀起第二个高潮。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后,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要求,强化“走在前”使命担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掀起第三个高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我市围绕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学习《决议》为重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掀起第四个高潮。
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我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注重用好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参观学习,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周密部署安排,市级层面策划举办11大类26项活动,精心组织了“永远跟党走——济宁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合唱活动”“光辉历程——济宁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让党旗永远飘扬——济宁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览”“红动济宁·我心向党” 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学党史 跟党走”百年党史知识答题竞赛等活动,组织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和“永远跟党走”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热烈浓厚氛围。挖掘红色资源,推出获“金菊奖”杂技节目《岁月》、山东梆子《梦圆黄河滩》、儿童剧《长征路上的少年军》、图书《山东红色基因图谱(济宁卷)》《济宁红色记忆系列丛书》等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题材文艺作品。编纂出版《中共济宁百年历史大事记》《中国共产党济宁市组织史资料》《济宁革命斗争故事》3部重要党史图书资料。2021年9月,王杰精神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围绕挖掘传承、学习宣传王杰精神,组织拍摄电影《王杰》,打造“王杰”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大力传承英雄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注重实践 排忧解难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相结合,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制定发布市级层面重点民生项目42项,目前已全部完成;14个县市区对外发布重点民生项目548项,目前已全部完成。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制定出台为民办实事相关政策举措、制度机制2864个,为民办实事49.1万件次,整合民意诉求渠道,设立新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去年以来,共收集群众诉求128.2万件(次),转办41.2万件(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计147万件次,总受益人数达390余万人次。
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领域办实事,增加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并设立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443”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模式得到民政部充分肯定;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弱项,有效扩大适度普惠公共服务供给,夯实城乡居民增收基础,有力地保障了重点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办实事,全市新纳入低保和特困人员6741户、10397人,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建成运行“幸福食堂”193家,惠及5760余位老年人物质文化生活;聚焦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办实事,全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困儿童等困难群众33.5万余人,10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新改扩建中小学13所、幼儿园20所;聚焦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办实事,深化电子证照应用服务,实现187类电子证照一键领取,加入“云上办”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联盟,实现与全国247个地区4402项服务“跨省通办”。
此外,我市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重要关头行在前、作表率,积极主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全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4078村(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建成“红帆驿站”1691个,推行“红心公益”“红色代办”等便民措施,组织党员为身边群众办好事实事10.7万件次,受益群众15万余人次。(记者 徐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