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泗水讯(通讯员 杨玉栋 王丰 刘涛)为有效防范辖区内燃气安全事故发生,全力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泗水县创新落实“点线面”结合工作机制,全面开展燃气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合力筑牢燃气安全防线。
以落实责任为“出发点”,推动整治工作走实走深。出台《泗水县燃气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做到职责明、任务清,监管无缝隙。镇街一方面通过网格化管理及时发现用户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建立预警信息网络,实时推送报警信息至相关管理部门,另一方面积极配合液化石油气瓶充装单位推动开展自有产权气瓶置换工作,引导辖区用户使用液化石油气瓶充装单位的自有产权气瓶,及时采取措施督导用户消除隐患,做到隐患排查全覆盖。企业依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超期未检钢瓶、达到报废使用年限钢瓶、不合格钢瓶坚决不予灌装,鼓励液化气经营企业对达到报废使用年限的钢瓶出台以旧换新政策,确保消除安全隐患,履行安全生产宣传责任和义务。用户不得私自更改二维码标识及检验标识,不得私自拆卸、改装、摔砸液化气钢瓶,或倒置、横卧使用液化气钢瓶,不得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使用、储存瓶装液化气以及法律法规禁止的其它行为。
以建立机制为“工作线”,夯实专项整治基层基础。建立瓶上赋码,实现灌装实名制管理:县安委会办公室牵头谋划搭建泗水县液化石油气管理平台,用户凭身份证实名制购气,由液化气经营企业为其建立钢瓶及用户信息档案,实现“一瓶一码一档”精准管理,准确掌握每一个气瓶流向,实现瓶装液化石油气“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监管目标。建立充装报备,实现用气全程跟踪:严格落实大需求充装报备制度,实行大容量充装向燃气主管部门、当地派出所双重报备,细化报备内容,对液化石油气需求较大的工业企业用户,一次性充装超过100kg的,须向燃气主管部门和当地派出所报备,凭报备回执单可申请较大数量购买。建立在线监测,实现源头视频云监管:在县内4处液化石油气经营单位安装网络高清摄像头4个,进行24小时实时在线监控,对作业现场人员违章、违规等行为,切实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同时,对擅自向没有合法手续的商贩批发、售卖液化气等违法违规行为,视频监控录像将作为行政处罚重要依据。
以执法宣传为“基本面”,筑牢隐患整改安全意识。县安委会办公室牵头组织住建、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商务、公安等多部门进行联合执法,坚持常态化执法检查不松懈,持续深化瓶装液化气“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对非法经营、非法存储、非法充装和倒装液化石油气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让“黑气瓶”“黑商贩”无处可藏。活动开展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206人次,动用执法车辆86台次,对全县4家瓶装液化气充装站进行全面检查,查处非法存储瓶装液化气窝点26处,查扣超期未检气瓶充装3个,对液化气经营单位行政处罚10次,治安拘留6人。同时,在执法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将执法与宣传同进行、共推进。截至目前,共发放燃气安全宣传明白纸8万份,利用应急广播宣传燃气安全200余次,燃气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广场3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