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文化周末 >
春的第一个嫩芽儿
卢恩俊
2022-01-08 来源:
  • 作者:编辑:李木木
  • 在南京过腊八节,一大早妻按着老家的习俗熬腊八粥,说是吃过早饭还要腌腊八蒜。腊八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我们家乡喝的是腊八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老家腊八饭的味道,就想起童年的一些事。

    都说“腊七腊八,冻坏下巴”。腊月虽冷,却是童年的期盼。那时日子拮据,孩子们一年到头盼着过年吃好东西。一进腊月门,一串热吃的节日接踵而来,“小寒大寒,杀猪过年”的气氛就热起来。从腊八日到二十三的祭灶节,二十四的岁除日,二十五的接玉皇,二十九的小年,直到大年三十除夕,顿顿都是热气腾腾的年节食味。

    幼时过腊八,一盆暖暖的炭火,一家人围坐,浸满着腊八饭的的芳香。那时一到冬天,母亲每天会点上火红的炭火,烧热烫屁股的土炕。早晨的饭桌上,母亲端来甜滋滋、热腾腾的红薯粘粥。一进腊月,就换成了小米、红小豆、花生仁、红枣熬的更好吃更消寒的腊八饭。家乡的腊八饭,是从腊月初一吃到腊八的。

    还有母亲在大玻璃罐里醋泡的大蒜,一个蒜瓣挤着一个蒜瓣,由白变绿,一弯鲜嫩的牙尖探出头,就瞅到迎春的饺子了。饺子蘸了腌蒜的醋,是最美味的吃法,而我最喜欢就着醋泡蒜瓣吃母亲包的年菜馍馍。家乡的腊八蒜,在白雪皑皑的寒冬里,应是唯一的迎春的绿呀。

    如今就大不相同了,不管腊月天气多冷,大棚里日夜绽开五颜六色的春天。家乡人住了楼,暖气或空调的温度总是随人心愿。庄户人家的冬天,也是春意盎然,其乐融融了。

    深 读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