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探索建设全市防灾减灾救灾“一张图”
构建星、空、地全域覆盖监测网络
2022-01-04 08:39:15 来源:掌上济宁

掌上济宁讯(记者 宋娜2021年12月31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宁市“十四五”防灾减灾救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据悉,我市将构建星(卫星)、空(无人机)、地(监控探头)三位一体的全域覆盖灾害风险监测网络,建立部门间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和信息逐级报送制度,探索建设全市防灾减灾救灾“一张图”。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着力构建统筹应对各灾种、有效覆盖各环节、综合协调各方面的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纵横联动、高效协同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的关键时期。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市应急管理局牵头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以《规划》为引领,全面推进自然灾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规划》总结概况了“十三五”期间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系统分析了“十四五”期间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规划》进一步完善灾害监测预警、风险防范、应急准备、紧急救援、生活救助、恢复重建等环节工作制度,推进落实以风险评估、案例研究和综合减灾能力为基础的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健全灾害风险会商工作制度,开展常态化灾害风险和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信息报送体系建设,完善灾情信息发布制度,规范涉灾新闻发布、网络及社会舆情引导等工作流程,统筹推进各类灾害信息系统建设,探索建设全市防灾减灾救灾“一张图”。

同时,健全完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加强防灾减灾救灾所需的交通、通信、人身防护等装备建设,提高各类灾害事故救援能力。统筹推进交通、消防、供排水、防洪治涝、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抗损毁和快速恢复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稳定和完善政府实物储备,推广和鼓励采取企业(商业)储备、产能储备和社会化储备等方式,加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落实网格员在风险防范和灾害应急处置中的责任,深入开展城乡“综合减灾示范”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演练、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