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济宁经济

一是助“治”,打造河湖生态风景区。自河长制实施以来,通过政府投入、引进社会资本投资等方式筹集资金5.95亿元,建成龙湖湿地、青莲湿地,实施泗河、洸府河等136公里河道治理。泗河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成为济宁市第一条建成的美丽示范河湖省级河道。

二是助“筹”,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与水利部门积极配合,精心包装项目,今年以来共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约1.7亿元,用于巩固提升泗河、洸府河等中小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迁建新机场河流,大幅提升了全区防汛排涝能力。

三是助“管”,支持河湖巡查整治与管理。统筹使用上级专项资金,每年安排50多万元支持开展“区级一月一巡、镇级十天一巡、村级每周一巡”的日常巡查,支持定期清理河道垃圾、菹草等,不折不扣落实好河湖长制管护任务。

四是助“控”,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发挥河湖长制作用,争取中央专项资金3500万元,落实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举措,严控超采地下水,提高水资源统筹利用水平,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通讯员于磊孔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