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援疆手把手 先进农技送到家
2021-12-29 来源:掌上济宁客户端 作者:编辑:张一一
掌上济宁讯(记者 李守臣 通讯员 刘继峰 邓长征)为认真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援疆工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进一步提高英吉沙县农技水平。近日,来自山东的37名援疆农业技术人才前往英吉沙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以现场示范教学的方式指导当地农技人员提高林果修剪技术,为英吉沙杏的增产增收送去了先进的技术支持。
英吉沙全县种植英吉沙杏面积14.86万亩,由于缺乏果树管理经验、长期粗放管理,年产量仅4.13万吨,相比全国其他地区产量较低、收益较少。活动现场,英吉沙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主任崔士勇向援疆技术人才介绍了英吉沙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和全县英吉沙杏相关种植情况。济宁市农业技术援疆人才在经过对杏树细致的观察和采样后,发现当地存在杏树过高,没有进行过合理化修剪,病枝、弱枝较多等问题。随后,济宁市农业技术援疆人才以现场示范教学的方式与英吉沙县当地农技人员进行了交流,指导当地农技人员进一步掌握林果修剪技术。
据济宁市援疆人才、高级农艺师孙雷明介绍,为提高英吉沙杏的增产增收,首先要提高当地果农的种植技术。对于树木的修剪,杏树以中短枝结果较好,整体上应该控上促下,控外养内。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果树整形和收益相结合,通过逐年的努力改造树型,避免造成果农的经济损失。孙雷明表示,下一步将带领林果种植、蔬菜栽培及畜牧养殖等方面的援疆技术人才,常态化深入田间地头、畜禽基地,实地解决技术难题,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帮扶,打通农业科技下乡、援疆人才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依托济宁市农业技术人才援疆工作站,不断壮大乡村振兴人才规模,努力培养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的当地种植技术骨干,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