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时政要闻 >
【新时代文明实践】掌声响起来
2021-12-23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泗水柳编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既可以做成篮、筐、篓等生活用品,也可以做成屏风、画框等装饰用品……”泗水县柳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刘玉荣一边讲解,一边向老人们演示编织手法。近日,走进泗水县圣水峪镇小城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一个个志愿服务活动紧锣密鼓地上演着,柳编展演、乡村儒学讲堂、幸福食堂志愿服务等活动……赢得村民掌声阵阵。

    乡村儒学讲堂里,老人坐的满满当当,约有七十人,有白发苍苍的当地留守老人,还有来自附近村庄的村民,“乡村儒学”志愿者王春在为村民讲解。王春作为主讲,重点与乡亲们分享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心得体会。恰逢小雪时节,在小城子幸福食堂,泗水县老年大学的三位志愿者正在为老人煮水饺,这边包,那边煮,在欢声笑语中一盘盘热腾腾、香气四溢的饺子端上了桌子,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尝着自己动手包出的饺子,老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泗水县,类似刘玉荣、王春这样的志愿者已有3700余名,他们活跃在城区乡村,为当地村民开展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和技能传授等活动,这一切都得益于泗水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

    今年以来,泗水县按照“1+8+N”模式,加强建设了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等8支志愿服务分队,持续推进“云平台”建设,用“线上线下互动、线上指导线下”的方式,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推进群众“点单”、中心“下单”、志愿者“接单”,逐步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的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相映成辉。(通讯员 郑慧康)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