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今日热点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灵活就业保障 专家:未来或有更多年轻人自主选择灵活就业
2021-12-22 来源:央广网
  • 作者:编辑:李玲
  • 央广网北京12月21日消息(记者关灵子)最近,80后的乔通转型成为了一名短视频创作者,从漫画师、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再到短视频创作者,身份的跳脱并未让他觉得不适,反而让他更加期待未来的生活。

    近些年,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像乔通这样的灵活就业人员越来越多。

    今年12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这是“灵活就业”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被提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会长、教授冯喜良告诉记者,近些年新兴职业种类越来越多,传统业态也在发生转变,一些企业的工作时间、场所、任务、方式都更趋灵活化。“灵活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加之传统业态的灵活性转变,使得灵活就业的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在冯喜良看来,这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灵活就业”的重要背景。

    灵活就业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更多年轻人或自主选择灵活就业

    记者注意到,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今年11月召开的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中指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

    谈到明年的就业形势,冯喜良表示,总体上就业压力较大,灵活就业将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灵活就业人员是指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形式就业的人员。我国灵活就业种类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非全日制就业、兼职就业、远程就业、独立就业、自营就业等。

    “特别是对于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灵活就业可以提供部分就业岗位,虽然不是全日制的标准雇佣,但‘吃饭问题’可以先行得到解决。这也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冯喜良说。

    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周德文认为,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5个“稳”中,最重要的就是“稳就业”。在他看来,只有稳就业,才能带动各行各业健康发展,才能保障其他方面的“稳”。

    此外,灵活就业的方式颇受年轻人喜爱。冯喜良此前的课题报告指出,2021年选择灵活就业的大学生约占毕业直接就业学生人数的13%,较之前有所提升。

    作为“80后”的乔通告诉记者,互联网时代为创作者提供了很多优秀平台和机会,选择短视频行业主要是源于内心驱动,“身体里的表达欲一直驱使着自己去创作,这大概就是热爱吧。”同时,比起其他工作,创业所能获得的薪资更符合他的预期。

    “创业阶段有苦也有甜,经常需要考虑资金周转、团队合作、员工管理、创作质量上的问题,很多人干着干着就走了……创业是门学问。”乔通说。

    冯喜良指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在选择工作时,会更加尊重自己的意愿,依照自己的兴趣,对工作当中的灵活度、自由度越发重视。

    同时,年轻人对灵活就业的看法也有所转变。“从前认为灵活就业没保障、没技术含量,如今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有更多岗位面向年轻人,比如网上翻译、网上律师、声优等,这些岗位都兼具个性化和专业化。”在冯喜良看来,未来选择灵活就业的年轻人,可能会越来越多。

    灵活就业趋势总体向好 政策制定也需灵活多元

    近些年,依托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网络送餐等,灵活就业人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我国劳动者就业的新形态。但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参保困难、技能培训需求大、维权成本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今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维护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货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益。其中包含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完善休息制度、逐步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等。

    冯喜良认为,此《意见》是一个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将意见落到实处还需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出台细则。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税务部门等也要形成合力,在工资、休假、劳动强度等方面,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标准。

    周德文也表示,对于灵活就业,国家政策的制定也要灵活起来,不能“一刀切”。各地要“量身定制”社保、工资、税收等方面的标准,切实维护灵活就业人群的劳动权益。

    此外,“在劳动过程当中,由于劳资双方属于博弈关系,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劳动保障等方面出现问题时,常常需要自行协商解决。为了构建更加自由平等的就业环境,工会要为劳资双方建立集体协商的长效机制,让劳动者形成自己的代表参与协商,使劳动关系更趋平衡。”冯喜良说。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乔通向记者表达了积极的看法,“现在已经有专门面向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政策,待遇和企业职工是一样的,多缴多得,我觉得已经很好了。”

    冯喜良认为,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灵活就业模式还处于初期阶段,虽然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但并不妨碍这种就业模式发挥优势。未来,只要新技术发展的脚步不停,灵活就业的岗位和人数就会逐渐增加,部分岗位也将固化下来。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