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今日热点 >
河南卫辉:古城的“模式”重生
2021-12-20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 作者:编辑:李玲
  • 此时虽已进入寒冬,天气寒冷,但走在宽敞笔直的宝塔东路上,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吊塔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在中铁建工集团参与建设的河南省卫辉市宝塔东路安置区项目现场,挖掘机、运输车、建筑塔吊、夯机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作业。旁边树立的项目效果图,将美好幸福的新生活非常直观地展示给周边群众,每天都能吸引不少群众过来“监工”,大家都在详细规划着自己的新房如何装修,有些老人感叹到,要是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都要挤在几十年的老房子里面过一辈子了。在现场采访,能够明显感到希望和幸福洋溢在群众的脸上,暖在群众的心里。据了解,这个安置区作为先期启动项目,共占地350亩,总建筑面积71万平米,区域内配建有幼儿园、商超及养老服务。项目建成后,将安置4335户城区及周边居民。

    这在4个多月前,大家根本都不敢想象,那个时候的卫辉正在遭受历史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特大洪涝灾害,全市13个乡镇均都不同程度受灾,洪水淹没面积24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8%,其中,受灾最严重的就是卫辉城区。卫辉城区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积水受灾,路面最深积水达2.3米,有3.7万户一楼家中进水,特别是芦花新村、南关、华新纱厂等老旧小区最为严重,水灾过后基础设施被破坏,住房安全存在隐患,城区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诉求非常强烈。

    今年60岁的田有祥,在卫辉原华新纱厂居住了三十年,“一下雨,房子三楼漏到二楼漏到一楼,就没法住,如果一下雪,这房子继续漏,都没法住”。在卫辉这座有工业基础的县城里,像田有祥这样迫切愿望搬迁的人少说也有几万人,大家“赶紧拆、赶紧盖、赶紧搬”的意愿非常强烈,生怕赶不上灾后重建的好政策,唯恐把自己家落下。

    面对群众强烈的民生需求和城区防汛排涝的迫切需要,在新乡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卫辉市委、市政府坚持民生为本,突出模式创新,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的住房需求,谋划实施了总投资186.5亿元的城区灾后重建项目,这个“巨无霸”项目包含古城及周边区域、原华新纱厂区域、原电机厂区域、孟西老旧小区等4个子项目,主要建设安置房、幼儿园、养老服务设施、商业网点和地下车位等配套设施,将群众衣食住行、医教文卫等民生需求全部涵盖在内。同时,还将打通护城河、玉带河,恢复明清时期的“日字型”水系,实现了历届党委、政府和群众多少年想干没有干成的古城开发愿望,昔日“玉带连古今,碧水绕城厢,长轴通南北,瑰宝隐街坊”的卫辉古韵美景也将重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挣到旅游钱,过上好日子。

    “项目谋划的再好,变不成施工图,群众就不会买账。将近300万平方米的建设面积和100多亿元的预算投资金额,单靠地方财政和专项资金很难解决,这让灾后重建处处用钱的卫辉市备感压力。”卫辉市委书记聂长明表示。

    针对这一实际困难,新乡市委、市政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项目为王”理念,决定一体化统筹推进卫辉城区灾后重建和城市提质工作,通过新乡市投资集团的深度运作和市金融局、国开行河南分行的大力支持,打出了环环相扣、互为支撑、效益共享的“卫辉模式”组合拳,形成了以新乡市投资集团授信、国开行河南分行贷款出资、央企建设施工、卫辉保证还款付息“四方合作、市县联动”的投融资模式。

    说起这个模式,新乡投资集团董事长赵荣彦津津乐道,卫辉项目建设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是由新乡市级投资公司来干县区的事情,也就是新乡投资集团参与卫辉项目建设,解决卫辉市投资公司信用等级低,无法争取政策性银行融资的问题,支持卫辉县域经济的发展;第二就是争取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国开行河南分行的大力支持,国开行经过多次考察论证,主动担起灾后重建社会责任,用活金融政策支持方向,不断完善融资方案,为项目建设提供贷款支持,消除了央企担心项目资金无法保障的顾虑;第三就是央企的参与,先后吸引了29家实力雄厚的央企参与竞标,最终确定3家央企参与项目共建,央企的质量管控和资金筹措能力给城区灾后重建项目又增加了一道“保险”,让群众也吃上了“放心丸”;第四就是充分挖掘整合卫辉市的自然资源,卫辉市将项目区域内土地一二级开发、部分矿产和机制砂资源作为还款来源,构建了比较良好的资金平衡,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11月10日,城区灾后重建项目正式开工。截至目前,已经有3家央企进驻项目工地,真正实现了地方政府破难题、投资集团扩规模、金融机构求突破、中央企业出业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五方共赢”的效果。

    “卫辉模式”给卫辉带来的不仅是投资186.5亿元的城区灾后重建项目,更重要的是解放了卫辉党员干部的思想,拓宽了城市发展的时空格局,打破了过去低水平循环往复发展的怪圈,通过以点带面,撬动了产业布局,对促进全市各项工作都是一剂“良方”,起到了“一招求多效、一举应多变”的综合效果。目前,卫辉市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公路交通、防洪除涝、城乡绿化、农田水利、城乡保洁”五大会战,党员群众的精气神儿,各项工作的势头都在朝着建设幸福美丽新卫辉一步步迈进。

    谈起明年工作的谋划时,卫辉市委书记聂长明信心满满,“我们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党代会、新乡市党代会精神,重点实施强基补链、优势再造、换道领跑、古城升辉、城乡融合五大战略,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用三年时间再建一个幸福美丽新卫辉”。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胜昔)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