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文化周末 >
明代曲阜孔氏家族竟有两对孔闻诗孔闻礼兄弟
图文 孔德安
2021-12-19 来源:
  • 作者:编辑:李木木

  • 掌上济宁讯 在明代的曲阜孔氏家族,有两位身份特殊的“孔闻诗”。一个是衍圣公孔子六十一代孙孔宏泰的独子,恩荫翰林院五经博士、官阶为正八品的“孔闻诗”;另一个是进士出身,曾任吏科给事中、礼科给事中、井陉兵备道副使、官阶为从四品的“孔闻诗”。

    这两位“孔闻诗”,不仅姓名完全相同,就连古人常用的“字”也一模一样,都称“知言”,又都生活在明代,这让后人有了很多误解,甚至一些曲阜孔氏家族的历史著述,也把二人混为一谈。

    有对衍圣公孔宏泰独子孔闻诗的生平事迹这样记述:“孔宏泰之妻孙氏,成化十二年封为夫人。儿子孔闻诗,字知言,万历四十六年戊午(1618年)举人,天启二年壬戌(1622年)进士,授中书考选吏科给事中,转礼科给事中。以父荫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子思祀”。这就把两个不同位孔闻诗的出身、官职和经历写到了一人身上。

    实际上,此“孔闻诗”非彼“孔闻诗”。

    恩荫翰林院五经博士孔闻诗,与进士出身的孔闻诗,虽然同姓同名,连古代人非常讲究的“字”也相同,但是他们的“号”却是不同的。前者号为“兴斋”,后者号为“过庭”。特别是他们的生活年代相差了百余年,其家庭、身份也有明显的区别。

    各自父亲的身份地位差别明显:一个是官居二品的“衍圣公”,一个是去世后才以子贵增封的七品“征仕郎”。

    翰林院五经博士孔闻诗的父亲,是孔子六十一代孙衍圣公孔宏泰。

    他原名孔弘泰,清代为避乾隆皇帝讳改称孔宏泰,字以和,号东庄,生于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是曾袭封衍圣公爵位孔宏绪的二弟。明成化五年(1469年),孔宏绪因宫室逾制被夺爵为庶人。因孔宏绪长子孔闻韶年幼,明成化六年(1470年),朝廷诏令孔宏泰代兄孔宏绪袭封衍圣公。

    在袭封衍圣公期间,孔宏泰发起并主持重修孔氏族谱,并规定了以后家谱要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弘治十二年(1499年)六月,曲阜孔庙遭雷击起火,建筑被焚。孔宏泰引咎辞爵,但未获朝廷同意。后在修庙过程中,身染疾病,于弘治十六年(1503年)去世,葬于孔子墓西北,今明墓群内。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身份,孔闻诗才在其父去世后,于正德元年(1506年)四月,因为父亲的影响力,被恩赐八品官阶的翰林院五经博士。

    而进士出身的孔闻诗,父亲是孔宏山,字以冈,号云溪,属孔氏家族六十户中的盛果户,与衍圣公所属的大宗户宗族关系较远。他只是一个廪生,因其为儿子孔闻诗做官,他去世后被朝廷封为七品的“征仕郎”。

    两位孔闻诗生活时代相差百年,官职名声也不同。

    恩赐翰林院五经博士孔闻诗,生活在明中期的弘治、正德年间,他没有大的功名,不是举人,更谈不上进士出身,只是“三氏学”的一名生员,俗称秀才。根据家谱记载,他生活俭朴,精于音乐,多才多艺,但明清两代的《曲阜县志》《阙里志》等地方文献,对他都没有具体记述。另外,不知何种原因,在其父亲墓群周围,没有发现他的墓碑。

    而进士出身的孔闻诗,则生活在明末的万历、天启、崇祯年间,与翰林院五经博士孔闻诗相差百年。

    进士出身的孔闻诗,是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先授中书科中书舍人,后考选吏科给事中,又转礼科给事中。在明代,六科给事中直接隶属皇帝,虽然官阶不高,但权力很大,有监督监察六部的职责,是一个非常重要显赫的官职。

    明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出身的孔闻诗,上疏八事以革新政治,被崇祯采纳,声震一时。他为人刚正,被朝廷当权者所忌,后来被外放为山西按察司副使,从四品官阶,分治井陉道。

    当时,清兵已入昌平,进士出身的孔闻诗应援守御,战绩卓著。后因与镇守意见不合,被降调为河南布政司参议,分守大梁督粮道。他当时没有赴任回到曲阜,从此离开朝政。而在回家七年后,即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去世,此时距明朝灭亡已不足一年了。

    与翰林院五经博士孔闻诗的默默无闻不同,进士出身的孔闻诗则声名显赫。不仅《孔子世家谱》、清乾隆版《曲阜县志》等文献对他均有记录,当代出版的不少地方文献书籍也有详述,民间还有他的不少传说。

    两位孔闻诗各自后代的情况不同。

    恩赐翰林院五经博士孔闻诗,只有一个儿子名叫孔贞元,一个孙子名叫孔尚宽,祖孙三代都是单传。不知何故,作为与六十二代衍圣公宗族关系最近的孔闻诗家族,不仅子孙稀少,而且步入仕途的也很少,其子孔贞元也没有再次获得恩赐翰林院五经博士。

    进士出身的孔闻诗,后代情况与此截然相反。他不仅子孙多,而且做官为仕的也不少。仅其孙子辈和曾孙辈中,就有四人担任曲阜世职知县一职,这在孔氏家族中是非常罕见的。

    还有一个巧合,进士出身的孔闻诗,有一个亲弟弟叫孔闻礼;翰林院五经博士孔闻诗,有一位堂兄弟也叫孔闻礼,是六十二代衍圣公孔闻韶的二弟,是第一任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这又演绎出另一个惊天巧合,不仅此“孔闻诗”非彼“孔闻诗”, 彼“孔闻礼”也非此“孔闻礼”。

    图①翰林院五经博士孔闻诗之父六十一衍圣公孔宏泰墓群

    图②翰林院五经博士孔闻诗之父、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宏泰墓碑及立碑人局部。


    墓碑正书“六十一世孙袭封衍圣公东庄先生之墓”,下款书:“大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岁次甲子秋七月中元日孤子闻诗泣血立石”。东庄系孔宏泰的字。

    此碑立于明弘治十一年( 1504年),立此碑时进士出身的孔闻诗尚未出生。

    图③进士出身的孔闻诗之父孔宏山墓碑


    此碑立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碑中书:“明敕赠征仕郎云溪孔公墓”,云溪是孔宏山的号。

    此碑的下款有立碑人孔闻诗的官职记载:“赐同进士出身、山西按察司井陉兵备道副使、前礼科右给事中、吏科给事中、中书舍人男闻诗立”。

    立碑人还有墓主的五个孙子的姓名。

    图④进士出身的孔闻诗墓碑


    此碑立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碑中书“赐进士出身、直隶井陉兵备道副使、前吏礼两科右给事中过庭孔公墓”。碑的上款有“公讳闻诗,字四可,号过庭,戊午科举人,壬戌科进士,至圣六十二代孙”等生平记载。

    此碑由清代曲阜进士、时任吏部主事、曲阜著名“三颜”之一的颜光敏书丹。

    因为民间传说孔闻诗夫人众多,有十八位之多,其墓也称十八婆子墓。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