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实现科创载体和人才团队“双提升” 引才入市 诚意满满 成绩斐然
2021-12-15 08:00:59 来源:掌上济宁客户端

掌上济宁讯(记者 万德龙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全市科创载体和人才团队“双提升”行动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今年,市科技局会同市委人才办紧紧围绕“231”先进制造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科创载体和人才团队“双提升”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畅通项目人才合作渠道

围绕全市企业技术研发需求、全国重点技术分布创新绘制“两张图谱”。

充分发挥综合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专利导航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三个平台的作用。

针对重点产业领域,每月举办一次专题产学研对接活动。

探索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全市已建设“人才飞地”46家,帮助80余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0余项。

实行重点企业引才“配额制”,遴选优秀创新人才和项目给予资金扶持,目前已认定三批49名济宁市创新领军集聚计划人才,拨付扶持经费1212万元。

实施科创载体支撑计划

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新建市重点实验室30家,择优向省科技厅推荐申报省重点实验室6家、技术创新中心3家;争取我市新能源研发创新中心等6个创新平台纳入省“十四五”规划。

深化“一区一业一所”建设,对9家市县共建研究所进行绩效评价和后补助,推动建在园区、企业身边的研究所发挥作用。

打造以新型研发机构为代表的公共创新平台,开展面向行业的技术研究和科技服务。目前,全市已建设新型研发机构42家,通过省级备案15家。

数读

2019年引进青年人才2.8万人,较2018年增长22.7%;

2020年引进3.6万人,较2019年增长28.6%;

截止到今年11月底,引进青年人才4.55万人,较去年增长26.4%。

全市引进落地高校院所74家、较去年同期增加29家;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6个、较去年同期增加52个;推荐19人和13人分别申报国家、省科技人才项目,数量均居全省前5位。

新闻1+1

企业引进青年人才,我市发“福袋”

博士研究生

对企业新引进的全职工作博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45周岁),属首次在济宁就业,用人单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市财政3年内按照每人每月5000元的标准给予用人单位引才补贴。

引进后3年内在我市购买首套住房的,市财政给予每人20万元购房补贴,其中对全球TOP200高校毕业博士研究生提高到30万元。

硕士研究生

对企业新引进的全职工作硕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属首次在济宁就业,用人单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税务登记县(市、区)财政3年内按照每人每月2000元的标准给予用人单位引才补贴(其中,本硕均为“双一流”高校或原“211”“985”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引才补贴为每月3000元);

引进后3年内在企业税务登记县(市、区)购买首套住房的,企业税务登记县(市、区)财政再给予每人6万元购房补贴。

全日制学士本科生

对企业新引进的全职工作全日制学士本科生(含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全日制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0周岁),属首次在济宁就业,用人单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税务登记县(市、区)财政3年内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的标准给予用人单位引才补贴(其中,“双一流”高校或原“211”“985”院校的学士本科生,引才补贴为每月2000元);

引进后3年内在企业税务登记县(市、区)购买首套住房的,企业税务登记县(市、区)财政再给予每人3万元购房补贴。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