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徐斐 通讯员 蒋浩然)“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体会议指出,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奋力推动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围绕建设‘教育高地’目标,谋划发展思路、制定政策举措,全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教师队伍,推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走深走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广立在接受采访时说。
高广立说,市教育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济宁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各级各类教育呈现出全面起势、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教育资源总量大幅度增加。近五年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207所、新增学位39万个,特别是今年7所新建高中投入使用,新增高一学位1.1万个。教师队伍质量、数量大幅提升。近五年招聘教师2.4万人,是前十年总和的1.5倍。中小学教师学历全部达标,高中教师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达到16.22%。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传统文化教育育人模式获国家一等奖,被授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验区”,学生艺术素养和体质测评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高广立谈到,全会强调,要落实“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工作要求,围绕“奋战十四五,跨入全省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市教育局将咬定建设“教育强市”目标不放松,围绕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补短板、育亮点、抓提升。今后五年特别是明年,主要是抓好“一个引领”,实施“四大工程”,守好“五条底线”。“一个引领”就是以党建引领教育强德固本,强化党建规范化管理和示范校带动,开展党建“对标争先”和品牌创建,深化“课堂+基地”育人模式,打造传统文化教育济宁样板。“四大工程”一是实施优质教育资源扩充工程,持续加大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力度,集中资源要素建强200所乡镇中心中小学,补齐农村教育短板,力争到2023年农村学校达到城镇平均水平。二是实施教师队伍扩量提质工程,通过持续扩数量、提师能、强师德,打造一支数量充足、业务过硬、师德高尚、堪当重任的教师队伍。三是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打造音体美教育样板市,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四是实施学生健康提升工程,建设师生心理健康筛查和干预体系,抓好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视力筛查,全面改造提升防近视照明设施、食堂、操场和厕所。“五条底线”就是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扎实的工作,守牢意识形态安全、校园安全、食品安全、考试安全、防疫安全“五条底线”,确保校园持续平安稳定。同时,把抓好教育干部和校长两支队伍建设作为首要保障,突出目标、结果、实干三个导向,深入开展政治、思想、能力、作风“四提升”活动,一项重点工作一个推进专班、一个责任领导、一套考核督导体系,实行闭环管理,只要有部署,一定有结果,确保工作件件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