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时政要闻 >
因村施策,精准服务,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省委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兖州区大安镇小队培育乡村振兴“领头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牛倌”托起牛梦想
2021-12-10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兖州区大安镇后官庄村支部书记白仲强说,回顾半辈子的打拼奋斗历程,都是靠党的好政策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第一次是改革开放,让他从一个土里刨食的农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牛经纪”,凭着一双手走上了富裕路;第二次是加强基层党建,让他当上了村里的党支部书记;第三次是共同富裕,在省委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兖州区大安镇小队的支持下,办起了养牛合作社,带领村里的老少爷们一起增收致富。

    在兖州区大安镇后官庄村,一座占地110余亩、规划年出栏量3000余头的现代化肉牛养殖基地已经初具规模。从“个体户”到“合作社”,这看似简单的一步跨越,却是践行“共同富裕”理念、改换发展思路的巨大转变,白仲强说,这一切还得从工作队找到他说起。

    在后官庄村,白仲强是有名的能人,他养过鸡、修过车、种过果树,但都说不上成功,最后还是做起“牛经纪”让他找到了致富的路径。十几年间,他跑内蒙、进东北,成了知名的“牛经纪”,除了贩运肉牛,白仲强也在自家饲养了100多头肉牛,每年个人收入突破百万元。

    “要不是工作队和镇里的帮助,这么大的项目,我可干不起来。”尽管近几天来气温下降厉害,但白仲强内心的创业激情依然火热。走进大安镇“众强肉牛养殖基地”,左手边的6个肉牛养殖大棚已经建设完毕,近700头西门塔尔肉牛正在育肥,春节后,这批育肥牛将上市供应市场。大棚西侧,两个大型料棚内,各种机械配置完善、草料一直堆到十多米高的房顶。白仲强告诉记者,基地的养殖合作社已经有9名社员,规划的9个养殖大棚已建成6个,到明年5月份之前,剩余的建设工作将全部完成,届时养殖基地的肉牛存栏量将达到1500头以上,一跃成为兖州区规模最大的肉牛养殖场。

    一个“好项目”的背后,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澎湃动能。

    2021年10月,省委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进驻大安镇,寻找好的项目,为乡村发展提供长效动能,成为工作队最为棘手的问题。“服务队到基层,着眼不是两年的服务期,而是要为村集体寻求增收渠道,以兴旺的产业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富裕’的盼望,进而撬动解决空心化等一系列问题。”省委选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大安镇小队负责人表示,农业项目投资周期长、市场风险大,还面临着资金、土地、污染等方面的诸多制约因素,想要做好一个项目、兴旺一方产业,谈何容易?工作队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找人”。

    “我们要找到一个在当地深耕多年、具有资金或技术能力,同时具有较高思想觉悟、愿意带领大伙共同致富的人,还要求项目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确实费了不少劲。”小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大安镇政府的配合下,工作队先后考察了多位“能人”,始终没有找到理想的“目标”,直到白仲强进入工作队的视线。

    近年来,国内对牛肉的需求量一直在稳定增长,市场前景可观;白仲强在行业内深耕多年,技术与资金都有保证;长期在村里生活,对当地的社情民情比较熟悉,便于形成示范和带动作用……可当服务队找到他时,他却一口回绝:“其实我心里还是有顾虑的,我之前一个人干,赔了赚了都好说,现在要带着大家一起干,要是干不好没法交代。”了解到白仲强的顾虑,工作队又上了门:“村里都知道你是能人,可你不能只顾着自己发财。往小处说,这是关系到咱村的发展、乡亲们的盼望,往大了说,这是党的大政方针、规划路径,也是咱们党员的本分。”一番推心置腹过后,服务队给白仲强做出了承诺,在土地、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全力配合。

    “人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咱也没啥好说的,干!”白仲强告诉记者,在服务队的支持下,后官庄村一片闲置多年的荒地被利用起来,再加上从村民手中流转的土地,建厂面临的土地问题解决了。服务队还向上级争取扶持配套产业发展资金 200万元用于基地建设,协调多家银行对养殖基地进行金融支持,提供资金保证。有了土地和资金的保证,养殖基地热热闹闹上了马,仅用时半年就完成一期建设,肉牛存栏量达到600余头。“除了存栏量进一步提升,我还计划建设一座分解加工厂,提高产品附加值,全部规划完成后,预计基地的总产值将超过亿元。”白仲强这样表示。

    而对于后官庄村来说,养殖基地的“共同富裕”效应正在显现:对于村集体来说,土地流转的管理费等帮助村集体经济突破20万元;对于村民们来说,土地流转的价格将从每亩400元提高到1000元,收益大幅度提高。“合作社的大门是敞开的,只要想着一块往富裕路上奔,咱就支持加入。”白仲强说,自己是越干越有信心:“有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咱村里共同富裕的目标一定能实现。”(记者  武旭)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