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兖州区 >
兖州区:人社服务“兖”伸办 一揽子改革暖心坎
2021-12-08 来源:东方圣城网
  • 作者:姜帅编辑:李玲



  • 大雪时节的兖州,寒风凛冽,气温直逼零下,而改革的春风,吹拂万家,温暖人心。日前,济宁市兖州区印发了新一期《改革专刊》,在全区范围内重点推广人社服务“兖”伸办典型经验做法。

    从18个串联的单项业务窗口,到办事时限压减68%,办事效率提升75%的4个并联综合业务窗口;从查阅档案需要0.5小时的纸质档案,到扫码即查的4万份档案“电子身份证”;从“不及格”的劳资纠纷调解满意率,到近100%的满分成绩……一组组数据,展现了人社服务改革的显著成效。兖州区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在人社领域试点“延伸办”,通过深化改革,攻坚流程再造,打造具有兖州特色的“‘兖’伸办”服务品牌,便民服务更进一步。

    超31万条次的便民信息推送

    一网改革,从实体大厅延伸到智慧“云端”

    “说起兖州的‘一网改革’,就不得不先说说综合柜员制改革,那是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的改革之基。”威海市文登区人社局来兖参观交流时,兖州人社综合柜员徐璐介绍到,兖州区依托“三整合三集中”,人员整合,集中办公;业务整合,集中梳理;窗口整合,集中受理,将柜员服务从“小专业”延伸到“大综合”,办事群众到任何一个窗口均可办理人社业务。

    兖州区在综合柜员制改革的基础上,着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改革,以人社领域“一网改革”撬动城市服务智慧化发展,便民服务从实体大厅延伸到了智慧“云端”。

    “2021年1月份,‘网上综合柜员’正式上线,截止目前,‘加好友’9600多人,累计点对点发送便民服务信息31万条次,仅‘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费缴纳’业务,减少群众跑腿次数1.2万余次。”徐璐一边演示着“智慧人社”云平台,一边向参观团介绍到。兖州区依托云平台,纵向延伸到底,横向延伸到边,打造“城市十分钟,村镇半小时”便民服务圈,实现办事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我们在全国人社系统首创‘网上综合柜员’,搭建‘云平台’,纵向延伸‘云端办’,由‘面对面’变为‘键对键’,办事群众发个微信就能办业务。”兖州人社窗口负责人在交流时谈到,兖州同时做好“放”的文章,推动业务经办服务向下延伸,将原来由区级承担的37项人社服务事项,全部委托镇街办理,实现“就近办”。

    “我们还通过横向延伸,延长数据链条,统筹人社与公安、税务、民政、医保、市监等相关单位的同级数据共享,推进业务协同,实现便民服务‘无感智办’。”负责此次参观活动讲解的徐璐最后讲到,兖州区通过企业开办数据推送,直接自动开立新办企业社保账户,免去企业跑腿交表环节,不断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推动成果应用,平均每月为新开办企业自动开立社保账户700余个。

    超4万份的档案“电子身份证”

    一码改革,从“两点一线”延伸到“连线成面”

    大家对档案管理的印象是什么样的?还是泛黄的纸张,戴着老花镜的阿姨,杂乱的档案室?如果是的话,那就错了。

    “我们通过档案信息向上归集、服务向下延伸,打破原有存档人、档案室‘两点一线’的单项管理和刻板印象,升级硬件,改善软件,拓展服务,连线成面,在全区范围内试点‘一码改革’”。兖州区档案数字化管理改革负责人谈到,兖州区的档案管理现已实现“三化”,档案生成数字化、档案管理动态化和人职匹配智能化,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

    在这个寒冬,刚刚入职经典集团,在兖州安家的外地小伙单晓龙的心里却暖洋洋的。通过档案管理数字化服务平台,不出办公室的单晓龙,在手机上就办理了档案转递。他说,“从前,转档案很麻烦,大半天的时间都不一定能办成,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办。”

    单晓龙的喜悦正是得益于兖州区的“一码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兖州区抓好“两大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依托管理创新和平台创新,为全区4万余份流动人员档案“私人订制”二维码,每份档案一个“电子身份证”,档案所有者、代理单位扫码即知档案基本信息。同时,兖州区依托“线下存管、线上服务”双向融合服务模式,推出档案转递、证明出具、信息查阅等7*24小时全天候服务,做到便民服务不断线。

    为兖州区改革工作点赞的,还有家住龙桥街道的杨先兵,在档案管理数字化服务平台上,杨先兵输入“会计”专业,随即检索到了60余家济宁地区招聘单位,经过筛选、面试、体检,最终入职了其中一家科技公司,免去了因求职招聘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奔波之苦。

    改革一头连着“政”,一头连着“民”。兖州区打破档案管理仅止于“存档案”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延伸服务链条,在服务平台上增设求职招聘服务专区,一键检索心仪岗位。同时,兖州区深入做好人职匹配“后服务”工作,常态化开展高端人才“诸葛会”,问计于才,助企攀登,实现“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的改革目标。今年,为企业引进紧缺人才200余名,节省求职招聘费用10万余元;围绕全区38名高层次人才,开展会商研讨10余次,充盈了支撑兖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蓄水池”。

    近100%的劳资纠纷调解满意率

    一链改革,从“等上门”延伸到“上门等”

    劳资纠纷发生率居高不下,调解满意率在“及格线”徘徊,企业和职工“两头”都不满意……这样的问题是劳动关系工作的普遍性和历史性难题,该怎样啃掉这块“硬骨头”?

    兖州区给出了答案,“我们通过‘一链改革’,推行‘大治理、微循环’工作机制,延长工作链,由坐在办公室等问题上门,延伸到主动跨进企业门,到职工身边等,做企业职工招手即达的‘店小二’。”兖州区人社局政策法规科负责人指出。

    只要骨头硬,就不怕硬骨头。兖州区依托国家和谐劳动关系改革试点,大力实施劳动关系“大治理”,在区级层面印发改革方案,明确改革路径,成立由区长任组长、17个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改革专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劳动关系大治理工作体制,建立健全稳健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及和谐劳动关系联席会议制度,分析研判、统筹解决劳动关系重大情况和问题,“规划图”变身“施工图”,实现劳动关系改革从心上到纸上,再到地上的“三级跳”。

    改革“小切口”带来发展“大改变”。兖州区在“大治理”稳字当头的基础上,切小题目,切细内容,通过向基层延伸下沉,建立基层治理“微循环”,打破场所限制和形态束缚,以活字为要,灵活创建了鼓楼街道办事处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泰和智慧产业园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

    “为百姓排忧解难,做人民满意公仆。”在兖州区一企业打工的刘中保怎么也没想到,跟企业的劳资纠纷,在鼓楼街道办事处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登记的当天就解决了,激动的他向办理此项业务的工作人员送去了锦旗。

    “企业职工有苦无处诉,有难无处说,小问题就有可能演化为大矛盾。刘中保当时情绪很不稳定,坐下来慢慢聊,走到企业去协调,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这也是鼓楼街道‘枫桥经验’的真实写照。”兖州区鼓楼街道办事处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的负责人谈到,兖州区试行“首尾两端闭环服务”,街道综合服务站“挂帅”首端,产业园综合服务站“兜底”尾端,积淀了“党员护薪岗”设置、“优秀劳资专管员”选树、“无差别受理窗口”打造等一系列典型经验做法,打通了劳动关系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兖州区入企宣讲130余场次,引进新落户小微企业33家,调解劳资纠纷210件,满意率近100%。

    “下一步,兖州区将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拓展新技术应用,夯实三级全覆盖政务服务体系,强化镇街政务服务能力。大力实施‘双全双百’工程,推动‘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事项落地实施,探索更多服务事项‘秒批秒办’,让群众尽享改革红利。”在谈到下一年改革工作时,兖州区深化改革办公室负责人的眼睛里流露出坚毅的目光。(姜帅)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