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刘传伏)助企攀登活动开展以来,市人大常委会驻益大新材料干部孟宪石牢固树立与企业同舟共济意识,切实增强服务企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助企帮扶,全心全意为企业纾难解困,为益大攀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山东益大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主营高品质针状焦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高能量密度焦、大规格本体焦和接头焦等针状焦高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被列入济宁市领军2021年企业“攀登工程”,是全市重点后备上市企业。进驻山东益大以来,孟宪石迅速融入,注重与益大公司管理层的即时沟通,每周列席企业例会,常态化深入生产一线,熟练掌握生产运营状况、针状焦生产工艺、主要指标数据等,摸清问题矛盾症结,形成1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充分发挥政策研究优势,向企业解读市委市政府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部署,系统梳理发展规划和攀登思路,谋划支撑项目,制定了“立足中间、联合两端,特碳引领、两翼齐飞”的发展思路,形成助企攀登三年行动计划。搭建企业与市级领导、与职能部门的有效对接平台,企业负责人每周向市级领导直接沟通汇报,每月邀请市直部门上门送政策调研指导。对企业问题诉求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及时跟踪办理、对账销号,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发展入党积极分子30人,预备党员转正3人,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迅速赢得了企业认可,切实做到了与企业融为一体、打成一片。
孟宪石精准对接企业,全程服务,力争政策落实“零折扣”。他梳理出企业可享受的政策26条,编制“一企一策”政策清单,指导企业逐项申报。成立政策争取小组,聘请专业机构,科学规范编制项目材料,确保材料上报高质高效。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靠上协调,主动汇报,多方争取职能部门倾斜支持。入驻企业以来,帮助企业享受税费减免、社保缴纳、稳岗就业、财政贴息等政策资金75.88万元。协调市县发改、统计部门核增能耗指标,协调供电部门错避峰供电,拓宽融资渠道,协调市工行授信2亿元流贷,为企业扩大产能膨胀规模提供坚实保障。邀请市工信局上门指导技改项目申报,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2021年度济宁市技术创新中心,推荐企业参加2021年全国“双创”活动周山东分会场产品展示,帮助企业负责同志申报泰山领军人物,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益大的企业形象得到充分展示,知名度显著提升。
主动担当,一包到底,解决问题“零停滞”。孟宪石将企业上市当作头等大事来抓,邀请金融监管局上门解读上市政策,帮助制定上市时间表和路线图,对财务人员进行金融技术培训,协调深交所专家实地调研指导。帮助引进熟悉上市业务的财务副总1名,协助聘请券商服务机构进驻指导,以专业化服务助力上市升档提速。按照上市公司标准要求,协助召开董事会、监事会会议,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指导企业强化环保意识,科学设计工业废水综合利用方案,实现废水零排放。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协调省市场监管局专家到公司验收“工业产品许可证”,确保符合上市规定。经过不懈努力,益大新材料已成功申请备案辅导,在证监会公示,明年3月份向深交所提交发行申请材料,力争明年底拿到上市批文,登陆资本市场。针对企业高端化工人才缺口,在嘉祥县指挥部的协调下,已与曲阜师范大学化工学院沟通洽谈;针对一线工人学历提升需要,已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达成合作意向,下一步将深化校企合作,为企业发展培养、吸纳和储备人才。
凝聚合力,全力保障,项目推进“零障碍”。孟宪石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实行清单管理、挂图作战,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抢时间、赶进度,确保建设任务按期高质量完成。协调市级领导和新材料专班现场办公,统筹各类资源,强化保障服务,打通问题卡点堵点。油煤基共炭化针状焦项目已单机调试完成,明年上半年将进行联动调试;氢电池双极板项目已出实验产品,核石墨球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元旦将出实验产品。根据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谋划重点项目,加大科研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招商,制定年产 1 万吨特种碳石墨新材料制造与加工项目、新材料研发中心升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绘制特碳产业商业计划书和招商图谱,为益大高质量发展储备项目、卯足后劲。
奋进攀高,敢破万难,孟宪石卓有成效的工作结出累累硕果。市委主要领导对益大新材料助企攀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进行通报表扬,市委办公室给企业发函,勉励企业奋勇攀登、高质量发展。益大新材料今年1至10月实现产值17亿元、销售收入16.19亿元,全年营收有望首次突破20亿元,攀登计划已提前超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