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时政要闻 >
促进成果转化 探索协同推广
2021-12-04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李木木
  • 掌上济宁讯(通讯员 韩团结 李印峰 黄爱佳)济宁市农科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服务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宗旨,通过不断摸索和努力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成果转化、推广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

    一、成立专门机构、专人负责,提供制度和经费保障。

    2019年6月,济宁市农科院农牧业科技开发中心更名为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中心,配备了精干人员力量,负责院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科技扶贫、成果转化及示范推广,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兴农相关规章制度,协调和统筹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科技培训及其他科技兴农服务工作。制定了《济宁市农科院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办法》,规范了成果转化的行为,明确了在转化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成果转化经费,使成果转化工作有了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

    二、高标准建设试验示范基地。

    在充分了解土地条件、劳动力状况、接受新技术能力、示范效益等诸多因素后,市农科院先后与省内外多家单位合作,近年来建立高标准试验示范基地38处。高标准试验示范基地可以使科技成果的应用直观展现在广大农户面前,示范效应强,对成果转化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三、创新推广转化模式。

    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配套一定的物资条件和组织手段, 尤其是要疏通该技术进入千家万户、田间地头的各种渠道,技术的推 广、普及必须自上而下地建立各种服务组织。市农科院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济宁市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团队,创新了“创新团队+”的科技服务、技术推广、成果转化模式,完善了“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团队+ 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团队+产业园区”等服务模式。近年来,市农科院积极发挥人才、技术和项目优势,主动与3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联合,将科研工作前置于生产一线,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强做大、高质量发展。

    四、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加强科技宣传报道。

    市农科院注重对农业龙头企业及专业大户进行指导和服务,大力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以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做好良种良法推广,加强对研发基地、示范区、科技带头户的联系指导。“十三五”期间,组织开设小麦、玉米、大豆、甘薯、蔬菜、水稻、棉花、食用菌、中药材、牛羊等培训班100余次,召开品种观摩、技术示范现场培训会等300余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农机人员、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等2万余人次,每年发放各类科普技术资料4万余份(册)。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和省科技厅、省农科院等成果转化平台开展宣传和成果转化工作。充分利用济宁广播电视台、济宁日报农科天地专栏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进行宣传报道。2019年,山东省首个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协会“山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成立”,市农科院积极加入并成为会员单位。

    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的,助推农科院长远发展。“十三五”以来,市农科院坚持科技与推广服务结合,注重成果转化,推进科技服务与合作,在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社会经济成效显著,一批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得到快速转化应用,自主创新成果推广面积达930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9.73亿元。其中,采取公开转让等方式累计转让小麦、大豆等作物新品种生产经营权13项,累计转让收入441.3余万元。至 2021年底,推广良种品种3500多万公斤,累计推广面积380多万亩,新增产值30300万元,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巨大。市农科院新品种生产经营权公开竞拍等转让方式对济宁市农业知识产权的转让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