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事项,今年要基本实现跨省通办。”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跨域通办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嘉祥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部署,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聚焦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难题,扎实推进跨域通办改革,进一步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优化了全县营商环境。
数据“跑路”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以前办理证明手续需要两地跑,来回一趟最快也得5个小时,现在有帮办人员全程帮助,5分钟就搞定公积金异地提取,太方便了!”张浩户籍在嘉祥县,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泰安工作,今年他打算回老家购买一套新房。张浩说,这两年老家的办事效率确实越来越高了,以后一定会回老家发展。
随着城市群崛起和区域经济发展,企业跨区域经营以及人员跨城市工作生活成为常态,异地办事能够享受同城待遇,政府服务职能可以冲破“地域藩篱”,成为企业群众新期盼。嘉祥县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让数据信息跑路代替企业群众跑腿,以跨域通办改革实效回应企业群众关切和期盼。
王玉省老人是辽宁省大连人,近日在山东嘉祥县游玩的他接到辽宁省大连社保中心电话通知,需要尽快完成2021年度的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嘉祥县为民服务中心社保服务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提供跨域通办服务模式,现场帮助王玉省老人下载安装“掌上12333”手机APP并顺利完成跨省资格认证。“年纪大了最怕办不成事,会觉得自己老了没用了。但是他们给我办的又好又快,真像回家一样温暖。”事后,王玉省老人对嘉祥县办事效率和服务热情赞不绝口。
嘉祥县提供的多渠道全方位高频民生事项跨域通办服务,直接“跨”进了老百姓心坎里。“我们通过让信息、快递跑路代替企业群众跑腿,打破了原有的时间和地域限制,极大降低了企业群众办事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有效解解决了企业群众异地办事难题。”嘉祥县为民服务中心主任张以恒说。
一个标准、一个窗口、一对一服务
打造线上线下“双通办”服务模式
规范申报标准,实现线上流程通。嘉祥县围绕落实落细跨域通办改革,梳理跨省通办事项132项、全省通办事项291项,逐项核对事项牵头单位,统一各通办事项服务指南,形成了简单便捷、易于操作的网上申报流程步骤。针对跨域通办事项服务指南和办事流程逐一生成二维码,企业群众只需微信扫一扫,便可直观获取办事信息。
设立服务专窗,实现线下业务通。嘉祥县在为民服务中心设立线下“全省通办”“跨省通办”专窗,配备帮办代办人员,为有相关办事需求的群众和企业提供咨询、受理等专项服务,建立了“本地专窗收件、两地专窗互相寄件、属地办理审批、本地专窗出件”的工作机制。
嘉祥县行政审批技术保障中心主任薛艳超解释说,“我们按照国务院和省市跨域通办改革部署,逐项研判实现通办事项的业务模式、实现路径和完成时限,形成了‘一个标准、一个窗口、一对一服务’服务体系,打造了线上线下‘双通办’服务模式,为落实好跨域通办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1年以来,嘉祥县通过“双通办”服务模式累计办理身份证异地领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住房公积金提取等高频“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事项5653件,“跨”出政务服务“嘉·速度”。
扩大通办“朋友圈”对标最优服务模式
推进跨域通办改革离不开区域间通力协作,嘉祥县以跨域通办区域合作为纽带,在打破数据壁垒、地域界限,更好服务企业群众的同时,与各省市建立了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嘉祥县积极参与签订苏、皖、鲁、桂四省联合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截止今年10月份,嘉祥县“跨域通办朋友圈”已扩展为7个省的35个县市区。
“我们加强区域间合作,一方面能够利用‘窗口’把外地先进经验学进来,以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对标提升我们的政务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力争通过‘窗口’把我们的‘嘉·快办’服务品牌推出去,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嘉祥,让更多企业投资嘉祥。”嘉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光盛表示。
嘉祥县通过积极参与区域间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逐渐削弱了区域间阻碍企业群众办事的隐形门槛,对标学习各地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了区域间人才、资金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对新型城市群建设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下一步,嘉祥县将继续坚持以企业和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推进户口迁移、不动产抵押登记、新生儿入户、工伤职工异地就医结算等高频民生事项的跨域通办,不断拓展通办范围和深度,让广大企业群众从区域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中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