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健康生活 >
你想了解的新冠疫苗加强免疫事项,全在这里了
2021-11-17 来源:央视网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央视网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11月15日发布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相关问答。问答指出,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是接种疫苗,但接种疫苗一段时间后,疫苗对部分人员的保护效果可能会减弱,适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可以使已经逐步减少的中和抗体快速增长或反弹,从而产生更好的保护效果。我国新冠疫苗加强免疫仍按照居民免费接种政策实施。那么我国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什么人群可以打、打哪种、在哪打、怎么打。来一起了解一下。

    ①现阶段,我国可用于实施加强免疫接种的疫苗有哪些?

    问答明确:根据新冠病毒疫苗研发进展和有关部门研究论证情况,当前可用于实施加强免疫接种的疫苗有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兴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的灭活疫苗和天津康希诺公司的腺病毒载体疫苗。

    ②我国实施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的人群年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问答明确: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在全程接种上述疫苗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中实施加强免疫接种。

    ③目前加强免疫接种的目标人群有哪些?

    问答明确:目前,优先在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人群和保障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人员及老年人群中开展加强免疫。对其他符合条件且有接种需要的人群,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④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与全程免疫间隔多久?

    问答明确:现阶段加强免疫接种在完成接种6个月后实施。即在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第2针接种后一般要求间隔6个月,才能再进行加强免疫剂次的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后6个月进行加强免疫。

    使用已接种过的原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播放视频 画中画

    很多居民对加强免疫要使用哪种疫苗、能否混用等有很多疑问,国家卫生健康委11月15日发布的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相关问答也给出明确的解释。

    ①如何确定加强免疫接种新冠疫苗的类型?

    问答明确:现阶段,使用已接种过的原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其中,使用同一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完成两剂次接种的人群,原则上使用原灭活疫苗进行1剂次加强免疫;使用不同灭活疫苗完成两剂次接种的人群,原则上优先使用与第2剂次灭活疫苗相同的疫苗进行1剂次加强免疫,如遇第2剂次相同疫苗无法继续供应等情况,可使用与第1剂次灭活疫苗相同的疫苗进行1剂次加强免疫;使用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的人群,使用原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②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怎么打?在哪里打?

    问答明确:原则上感染高风险人群和保障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人员加强免疫接种由各相关单位统一组织实施;其他人群可到辖区指定的接种单位进行预约接种。各地具体接种信息见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或疾控中心发布的官方信息。

    ③新冠疫苗加强免疫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问答明确:接种前,根据前期接种凭证,确认自己是否已全程接种,并且完成全程接种6个月以上。在接种时需携带身份证件、接种凭证等,并根据本地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既往所患疾病以及近期是否用药都应告知医师。

    接种后,按规定留观30分钟;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

    ④流感等疫苗能和新冠疫苗加强针同时接种吗?

    问答明确:根据今年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的建议,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