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刘建业)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按照“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聚焦建设项目“落地难、开工慢”问题,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力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建筑许可“极简办”,打造最少审批环节。构建全新建筑许可审批服务模式,通过合并相近事项、推出豁免清单、实行容缺审批,促进建筑许可审批规范化、极简化、高效化,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相近许可事项合并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由73个压减至49个,全流程审批时间最长不超过80个工作日。出台《济宁市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豁免”项目清单(第一批)》,明确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20类免于办理建设工程规划审批手续的项目,以及主体工程局部改造等2类无需重复办理规划审批手续的项目。推进“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明确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中11个事项的告知承诺制材料清单,豁免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消防等行政审批手续。
项目审批“急速办”,打造最短审批用时。充分运用“数字赋能”,着力推进信息化和资源共享,理顺部门间协同关系,强化帮办代办服务,推行关键环节联合审批,大幅压缩审批用时,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实现审批流程一网通办。搭建济宁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对接山东省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招投标平台等24个部门业务系统,形成“一网通办、全程代办、并联审批、全程监督”的集成审批模式。项目审批全程帮办代办。牵头成立工程建设项目高效审批(帮办代办)工作专班,主动与建设单位取得联系,将审批手续相关的服务指南、材料模板进行一次性告知,大大提高项目申报效率。推行关键环节联合审批。实施网上设计方案联审,由审批部门牵头组织住建、人防等各联审部门进行联合审查。推行竣工联合验收“一件事”,统一服务指南、规范验收标准,实施“一家牵头、一网通办、集中勘验、限时办结”。
工程开工“零费用”,打造最低开工成本。创新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前“零收费”改革,通过实施区域评估、中介免费、证费分离三大举措,推动企业的投资压力明显减轻,该做法获国务院官网刊发。推行区域评估,评估事项打包办。目前已投入1200余万元对38.3万亩土地实施了区域评估,并将评估成果嵌入一张蓝图,已有30余家企业共享应用了评估成果。推行政府买单,中介服务免费用,推行证费分离,项目开工零收费。2021年以来,全市共运用“零费用”模式办理施工许可712件,涉及免缴、缓缴相关费用共计约25.6亿元,大大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