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时政要闻 >
用心解民忧 真心办实事
——鱼台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掠影
2021-11-01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李一立
  • 掌上济宁讯(通讯员 缪学振 张惠亚)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几个月来,鱼台县不少群众发现自己身边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城区道路通行更加通畅,为民服务变得方便快捷,民生实事正在加速推进,困扰生产生活的烦心事一一得到化解……这都得益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开展。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鱼台县各级各部门认真汇总梳理出民生事项180余个,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聚焦重点民生实事,立足岗位为群众办好身边实事,以实际行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孝贤故里遍地开花、结出硕果。

    便民服务更贴心

    党史学习教育更有“成效”

    “嗨!很开心为你服务。”“我想办理营业执照”“请到24号窗口咨询办理”……走进市民中心C厅为民服务中心,就有“人”主动上前打招呼,声音甜美,态度热情,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这是我们今年引入的智能导服机器人‘小豹’,通过语音对话、触屏操作,它可以针对28项高频政务事项做出详细解答。智能导服机器人的使用,为办事群众解决了‘去哪里、找谁、怎么做’的问题,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体验,还为群众打造了一个‘现代、高效、智能、便捷’的政务服务大厅。”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督查指导科科长周晓进自豪地说。

    “你只要说出需要办理的业务名称,它就会告诉你在哪个窗口办理,需要准备哪些材料,非常详细,而且还会引导你去办理窗口,实在是太方便了。”在市民中心C厅刚刚办完业务的市民张恒标激动地说。

    办理完业务的同时,张恒标就被指引到“好差评”专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服务态度等进行“背对背”评价。

    “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专区,将各窗口工作人员全部纳入评价专区。群众通过选择窗口和窗口人员,针对办事体验可以进行‘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等五类评价。”鱼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刘晓娟介绍。

    今年以来,鱼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把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三级评价体系建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窗口评价,还新推出了“背对背”专区评价和“移动端”离场评价,让群众实现放心评、大胆评。截至目前,该系统已接入行政审批、税务、公积金、人社等7大部门,涵盖210个窗口、300多名工作人员、500多项公共事项。

    惠民利民更暖心

    党史学习教育更有“温度”

    “之前村里建邻里中心的时候问俺啥意见,俺说把这个臭坑塘建成个公园怪好,没想到真建成了!现在天天围着这个公园转上几圈,心情非常畅快。”鱼城镇中东南村村民段登学说。

    鱼台县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打造邻里中心的出发点,充分听取整合群众意见建议后,确定了邻里中心“7+X”创建目标,即包含多功能会议室、超市、快递点、公厕、保洁室、卫生室、幸福食堂7项基本功能,并设置文体活动室、小饭店、四点半课堂、日间照料室、澡堂等项拓展功能,真正把邻里中心建设成服务群众的有效阵地。

    每天一到饭点,李阁镇房庄村的独居老人都会到村里的“幸福食堂”准备吃午饭。“上这里来吃饭,一天只交五块钱,不光有荤有素,还有免费的汤呢,到点就来吃饭,日子过得真是幸福。”李阁镇房庄村村民魏学忠高兴地说。

    今年六月,房庄村依托村里新建成的“邻里中心”,开办“幸福食堂”,实行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解决老人们的就餐问题。“除了幸福食堂,我们村的‘邻里中心’还包括村民议事室、农资超市、卫生室、文体活动室等场所,村民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一站式’便民服务。”房庄村党支部书记刘长征说。

    今年以来,鱼台县着眼于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托村党组织活动场所,打造村级邻里中心,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截至当前,第一批已启动建设的100个村级邻里中心,51个基本建成,28个全面投入使用,通过邻里中心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100余条,办理各类实事967件,化解邻里矛盾230起。

    纾困解忧更舒心

    党史学习教育更具“厚度”

    夜幕降临,在鱼台县实验小学运河校区体育场上,篮球爱好者挥汗如雨、幼儿在塑胶跑道上追逐、居民打着行云流水的太极拳……深秋的学校运动场,

    每个“画面”都显得格外美好。除县实验小学运河校区外,县实验中学、滨湖中学、谷亭街道中心小学和县第二实验小学的运动场也对居民免费错时开放。这些学校还增添了照明设施,安装了围栏,加装了体育健身器材,开辟了专门通道,明确了开放时间,增设了管理房。居民通过刷身份证或者人脸识别,就可以在开放时间出入这些学校的运动场。

    “以前想锻炼身体,得走很远去孝贤文化公园。现在锻炼场所就在家门口,特别方便。而且运动场周围还装有安全护栏,带着孩子来玩也更放心。”正在县第二实验小学运动场锻炼的居民杨晓冉高兴地说。

    鱼台县教体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着力点,因地制宜逐步推动符合条件的学校运动场馆向社会开放,将校园运动场馆打造为“家门口的运动场”。为保证全民健身安全有序,各学校均出台了日常管理制度,定时检查活动场地、活动器材的安全性。截至目前,鱼台县已向群众免费开放21处校园运动场馆,其中室内体育馆1处、田径场5处、塑胶足球场5处、标准篮球场10处。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鱼台县还有更多单位聚焦群众身边的困难事、烦心事,从小处着眼、细处着力,以实打实的措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县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搭建“鱼快办”融诉求平台,让群众的难事、烦心事及时得到解决;县爱卫会开展除“四害”活动,有效阻断传染病和疫情传播渠道;县民政局推行“文明祭祀”,改变了群众多年来的传统风俗;县委宣传部建设“幸福食堂”,让农村孤寡、留守、独居老人“食有所依” ;县水务局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让农村群众用上“同源、同网、同水质”的自来水……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