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今日时评 >
让“礼让行人”成为城市风景线
依然
2021-10-31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斑马线礼让行人”是城市文明秩序的一个缩影。从表面上看,斑马线界定的是人与车之间的先后次序,但实际上协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构建的是整个城市的文明秩序。看起来是车让人,实际上是人让人。车上的人让车外的人,为的是行车的规矩,为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斑马线”是安全线,也是文明线。与汽车相比,行人显然是弱势群体。事实上,驾驶员在进行驾照考试的时候,无论理论学习还是路考,都必须对斑马线前“一慢二看三通过”的《道路安全交通法》法规了熟于心,这不仅是交规的硬性要求,也反映出驾驶员的安全文明驾驶意识与自我道德约束水平。但恰恰这个近乎“常识”的规定,被许多驾驶员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虽然从通行效率上来讲,礼让斑马线所做的改变并不大,但让行人感受到了尊重与珍视,同时,司机也以平和的心态开车,传递的是一种人文精神与道德文明。实际上,城区并不是一个适合开快车的区域。人多、车多、红绿灯多,在这样的空间里,开得快有时反而更慢——那些开车抢道、加塞的人原本都想开得更快一点,结果造成了拥堵。在市区开车,不能讲快慢,要讲有序,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就是让生活更加有序的一种方式。

    生命只有一回,无论是“赶时间”“没注意有人”还是“行人不让我,我为什么要让他”,都不应当成为驾驶员不礼让行人的理由。可以这样说,在生命安全面前,机动车作任何“妥协”都是值得且必要的。同样,放慢节奏、文明礼让,不仅有利于行人,也有利于开车的人。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人与车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礼让与被礼让者每一天都互换着角色,因此,照顾别人就是照顾自己,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斑马线本质上是城市交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要实现各种因素的和谐统一,文明引导与规则约束不可或缺,也离不开硬件设置的科学化人性化。

    城市文明,可以始于斑马线,但不能终于斑马线。无论是在斑马线上还是斑马线外,无论有无摄像头或交警,我们都应做到文明出行、遵纪守法、互相礼让,城市文明要始终“在线”。

    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是我市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之后的又一新的任务。这是一项任务,更是不懈的追求。提升斑马线文明只是城市文明的一小步。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提升文明素养,遵规守矩、文明有礼,形成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合力。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