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教您防范“冒充‘公检法’诈骗”
2021-10-30 来源:济宁新闻网 作者:编辑:李木木
“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在行动”专栏,继续关注济宁市公安局发布的典型案例,今天了解一下“冒充‘公检法’诈骗”需警惕的作案手法。
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例
2021年6月9日,济宁高新区孟女士接到自称“济宁市公安局”民警打来的电话,准确说出了其身份信息,称其涉嫌“洗钱”犯罪,让其到“上海市公安局”接受调查。孟女士因暂时无法去上海,该“民警”又向其推荐了“上海市公安局民警”的QQ号。孟女士添加QQ好友后,对方打开视频,显示对方穿着警服,孟女士信以为真,开始接受对方“调查”。期间,对方通过QQ将带有孟女士照片和身份信息的“通缉令”发给孟女士,并不断恐吓孟女士让其严格保密,不准告诉任何人,同时要求孟女士将其银行卡内的27万多元全部转入对方指定的所谓“安全账户”接受审查,后孟女士提出质疑,并到就近派出所了解其涉案情况,派出所民警提示其被骗。
作案手法剖析
第一步: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你的个人身份等信息,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给你打电话。
第二步:编造你涉嫌银行卡洗钱、拐卖儿童犯罪等理由,同步发送伪造的公检法官网、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对你进行威逼、恐吓,以使你相信和就范。
第三步:诱导你去宾馆等独立空间进行深度洗脑,以帮助你洗脱罪名为由,要求你将名下账户所有钱款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警方提醒:公检法机关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法律文书,绝不会通过网络点对点地给违法犯罪当事人发送通缉令、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