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通讯员 刘晗)“黄河宁,天下平。”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连日来,梁山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把握思想内涵,吃透精神实质,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黄河是梁山人共同回忆,黄河在梁山县过境,是济宁市唯一一个临黄靠湖的引黄县。梁山县坚持从实际出发,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小路口镇党委书记娄志伟表示,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营垦利区杨庙社区考察时的讲话,使同样位于黄河滩区的我们深受鼓舞。去年,在上级各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小路口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黄河滩区迁建任务,下一步,我们将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不断促进沿黄流域经济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发展,不断改善滩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让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群众的“幸福河”。
黄河河务局宋涛表示,作为治黄基层县局,作为一名黄河人,我们深受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一名水利人的初心梦想,增强了爱水兴水治水的使命担当。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当前的防御秋汛洪水,严密巡查防守,认真总结经验,以问题为导向,主动作为,提升防汛洪水能力和水平。认真落实“清河行动”和“保护母亲河行动”,下大力气,提高治河管河水平。打击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常态化监管机制,担负起黄河治理的时代重任。扎实做好工程管理工作,补齐工程短板,打造绿色生态长廊。加强水资源利用保护,按照“控总量、调结构、提效率、保生态”的新时期黄河水资源管理要求,制定合理的水资源时空分配规划。只要我们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黄河建设成为永远造福中华民族的幸福河。
小路口镇滩区迁建群众王立仁表示,我们滩区居民原来世世代代饱受水患威胁,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安居难、娶亲难等难题成为困扰我们百年的难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终于实现了百年安居梦,搬入新社区,彻底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困境。听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东营迁建社区时的讲话,我们滩区群众深深感受到了总书记对我们的关怀,我们将不负总书记殷切期望,自立自强,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属于我们滩区迁建群众的明天。
赵堌堆乡翠屏家园社区党委书记谭福军表示,赵堌堆乡2787户,8408名黄河滩区群众已全部搬迁入住翠屏家园社区迁建安置区,家家户户通了天然气、暖气、通信网络,实现了安居梦。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完成滩区迁建后续工作,搞好滩区迁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迁建工作从长计议,不是一搬了事,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做细做实群众工作,组织产业发展等迁建后续工作,积极发展家居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等高质量产业项目,带动滩区群众增收致富,保障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确保高质量全面完成滩区迁建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营垦利区杨庙社区考察时强调,全面开展搬迁、迁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梁山县党员干部牢记总书记嘱托,始终把正确政绩观铭记于心、外化于行,勇挑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历史重担,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突击会战,发扬不怕吃苦、不畏艰难、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实现黄河滩区内22个村庄、6948户、20436位滩区群众全部迁出,告别“黄河滩”,住进城镇化的新社区,开启了新时代幸福新生活,取得了黄河滩区迁建工作的全面胜利。全县党员干部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光荣使命,实现了滩区人民千年的期盼梦想,创造了一个永载史册的历史伟业,取得了全省黄河滩区迁建第一名的好成绩。
坚持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强大力量,持续巩固拓展滩区脱贫迁建成效,开创“十四五”发展新篇章。配套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幼儿园、卫生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商业街等生活服务设施,投资2.77亿元建设2处自来水厂和1处污水处理厂,新修“四好道路”24公里,保障生产生活条件便利,滩区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依托滩区土地、林木资源优势,规划建设占地7000余亩的家居产业园区,按照“九通一平”标准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已吸引15家企业入驻,年产值达30亿元,吸纳滩区群众就业1000余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复耕整合耕地5.9万亩,引进山东农发、菱花集团、中化农业等龙头企业,规划建设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田园综合体和黄河文化旅游观光区,逐步实现滩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高质量、可持续的黄河滩区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