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张静涵)10月28日,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介绍我市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和济宁海关促进外贸稳增长方面采取的措施。
2021年前三季度,我市外贸进出口创历史新高。据济宁海关统计,全市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5%。其中,出口319.1亿元,增长40.2%;进口147.9亿元,增长18.5%。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季度进出口总值及增幅均逐季攀升。今年一、二、三季度,济宁市分别进出口123.9亿元、159.5亿元和18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8%、36.2%和37.4%。各季度进出口值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二、外贸领域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前三季度,我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1605家,增加12.2%。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356亿元,增长34.7%,占我市外贸总值的76.2%,比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更趋巩固,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分别增长26.1%和25%,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三、贸易伙伴多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前三季度,济宁对前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增长55.9%、35.2%和85.1%,分别高于同期济宁整体增速23.4、2.7和52.6个百分点,三者合计占47.3%。同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签署国分别增长38.5%和38.8%。
四、特色产品进出口保持良好增长。前三季度,济宁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分别出口128.6亿元和60.2亿元,分别增长69.4%和63.2%,分别占出口总值的40.3%和18.9%,分别拉动济宁出口增长23.1和10.2个百分点。同期,机电产品、橡胶分别进口34.9亿元和4.8亿元,分别增长12.5%和57.7%,纸浆、纸及其制品进口74.4亿元,增长10.3%。
今年以来,济宁海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个济宁”建设、“八个强市”突破的工作要求,持之以恒做好“六稳”工作,一以贯之完成“六保”任务,全力服务济宁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赴各县市区对接重点项目、宣讲海关政策,制定了《2021年促进济宁市经济发展10项措施》,从3月份开始,“一县一策”开展AEO、RCEP、减免税、跨境电商等政策宣讲,截止5月上旬,实现12县市区全覆盖,累计培训企业560余家,获得县市区政府和企业广泛好评。
大力支持济宁市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加强对上沟通协调,积极反映济宁市保税物流中心(B型)、兖州国际陆港、新机场口岸临时开放等实际需求,努力争取海关总署和青岛海关政策支持。
促进全市外贸做大做强。支持济宁市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实现“零”的突破;支持济宁市争创海关“AEO示范市”,目前5家企业顺利通过高级认证,辖区AEO企业数量增至13家;积极开展政策研究辅助市政府决策,持续优化外贸营商环境;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呼应市政府“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产业布局,助力硫酸软骨素重返欧盟市场,微山湖鸭蛋制品、鲍鱼饲料首次出口韩国,今年1-9月份出口植物产品3508批次,货值6.47亿元,同比分别大幅增长31.3%和48.1%;稳步推进二手车出口,前三季度,全市出口各类二手车792辆,货值5485.8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5.9%、102.6%,居全国专用车出口首位。
认真落实“六稳”“六保”部署,对青岛海关指定的48家稳外贸重点企业实行“分包认领、一包到底”,逐一开展走访调研,收集问题需求63项。为每家企业配备1名联络员,“一企一策”制定帮扶方案,指导用好海关103条稳外贸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抗生素样品快递进口、生产原料加急通关等困难问题36个。
打私工作成果显著,成功经营“人发”走私系列案件,1月23日在青岛海关统一指挥下集中收网,截至目前,济宁海关共立案人发走私案件7起,案值1.59亿元。立案侦办走私香烟大案,3月18日,根据青岛海关统一部署出动警力13名,截获涉嫌运输走私香烟的大货车3辆,缴获涉嫌走私香烟8万余条,案值超过2000万元,涉嫌偷逃税款约600万元。该案为济宁市首次查获大宗涉嫌走私香烟,是济宁市“齐鲁利剑2020”烟草市场治理专项行动的重大成果。
下一步,济宁市将继续优化服务供给,推动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业务扩量增面,打造全市外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