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今日时评 >
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
10月13日 《 人民日报 》 杨羽
2021-10-17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背景:在柯柯牙纪念馆回溯阿克苏第一代护林员植树造林的历史,在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听“银发讲解员”讲述老一代兵团人挥洒青春热血、在艰苦卓绝条件下屯垦戍边的故事,在馕产业园了解当地居民生活发生的沧桑巨变……行走在天山南北,时时处处能够感受到精神的洗礼、心灵的震撼。

    观点摘要:把亘古荒原改造成生态绿洲,在沙漠戈壁建起一座座新型城镇,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一个个奇迹、一项项伟大成就,凝聚着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凝聚着新疆2500多万各族儿女的智慧和汗水。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幅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美丽画卷正在新疆大地铺展开来。

    免费政策要与儿童一起“长高”

    10月14日  《 广州日报 》 刘硕

    背景:据报道,近期多地轨道交通和公共汽(电)车都对儿童免票的标准进行了修订,将“儿童免票的身高标准从1.2米提高为1.3米”,并在地铁入口处放置有明显的提示牌,将这一政策落到了实处。除此之外,多地还放宽了同行儿童免票人数的限制,为不少“二孩”“三孩”家庭符合身高规定的儿童带来了切实的出行优惠。

    观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儿童身高发育标准也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而有所改变。一直以来,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地铁、公车的免票儿童身高调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有孩家庭的出行成本开支,但想要降低养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仍需多方助力。作为满足当下社会儿童身高发育的科学标准参考,地铁免票的身高标准设定,也应在公园、博物馆、游乐场等诸多家庭出行场所进行广泛推广和调整,从不同侧面助力降低家庭养育成本,惠及更多生育家庭。

    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健身需求

    10月13日  《 人民日报 》 申少铁

    背景:不久前发布的《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指出,全民健身热悄然兴起,从竞技体育到群众性体育活动,从国际赛事摘金夺银到闲暇时跳起欢快的广场舞,全民健身强健着民族筋骨、强大着民族力量,中国正在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

    观点摘要: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健康生活,愿意花更多时间投入健身活动,主动健身、科学健身日益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选择。健身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可以增强体魄,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开支。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健身需求,有必要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比如,运动场馆不足,订场地靠“抢”的压力如何缓解?因跳广场舞而产生的占用公共场所、影响正常生活秩序的矛盾怎样化解?自行车道被占用,骑行爱好者只能绕行的问题怎样解决?对于城市治理者而言,这既是补齐城市治理短板的内在要求,也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

    对于许多人而言,便捷性也是长期坚持健身的一个关键因素。家门口就能找到健身场所,下楼就能得到锻炼,人们的健身热情自然会更高。各地不断盘活空闲地、边角地等资源,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大众健身场所,让更多人能就近享受运动的快乐,也让运动和健康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同健康相伴,与幸福同行,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百姓的期盼。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民健身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群众的生活将更加多姿多彩。

    暖心驿站彰显人文北京底色

    10月13日  《北京日报 》 崔文佳

    背景:“土豆烧牛肉、干煸花菜、骨汤、米饭、馒头,才花12元就能吃到价值25元的自助餐,我必须竖大拇哥啊。”一位快递小哥开心分享着自己的就餐体验。近日,东花市街道联合街道商会成员单位,给奔波在此的快递员群体量身定制了干净实惠的爱心套餐,收获一众点赞。事实上,这样的暖心福利并不罕见。多措并举之下,很多户外劳动者享受到了“热可纳凉、冷可取暖、雨可栖身、急可如厕、渴可饮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餐可优惠”的暖心关照。

    观点摘要:城市,从来都不只是钢筋水泥的建筑森林,更是人们的寓心之所。为生活于斯、奋斗于斯的人提供一方打拼的舞台,也提供足够的关怀,乃城市之责。从城市治理角度来看,暖心驿站中至少有两点值得借鉴。一是,联通资源,互利共赢。在我们的城市中,资源很多,需求也很多,一些矛盾实则是供需不匹配导致的。善于换位思考,积极向前一步,主动穿针引线,盘活社会资源,就能解决掉不少人的“急难愁盼”。就像临街商铺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便利,其实是举手之劳,既可解他人之忧,也能为自己聚拢人气。相关部门统一规划、形成规模,一下子为城市添了彩。二是,以心换心,达致共治。城市的精细化治理,呼唤所有人的参与。而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关键在于培厚一份主人翁意识。将维系情感与基层治理结合起来,很可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华峰 辑录)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