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张静涵)11月14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宁市标准化管理办法》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天是第52届世界标准日,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是“标准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10月12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济宁市标准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使我市标准化工作更加有章可循,更加规范有序,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引领和支撑作用。
《办法》明确了开展标准化活动的原则和途径,对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需履行的职责, 市、县(市、区)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县(市、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职责进行了界定。《办法》围绕现代产业、美丽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等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长效化、标准化。
据介绍,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积极聚焦农业、服务业等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不断增加中国标准、山东标准“济宁元素”;积极落实资金奖励政策,累计为35家企业70个项目拨付市级奖励资金1910万元。截至目前,全市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432项、行业标准488项、地方标准369项、团体标准195项,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标准13375项。
此外,市市场监管局规划建设了济宁市标准化综合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标准、人才、产业等标准化数据的关联融合。平台自5月26日上线运行以来,注册用户已达271个,首页访问量已达7497条,标准访问量已达19409条。
据悉,今年以来,全市有7个国家级、6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成功获批立项,为新阶段标准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济宁市标准化管理办法》的出台实施,必将有力促进我市标准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牵头组建济宁市标准化议事协调机构,进一步完善我市标准化法制保障体系,积极传播标准化理念,将标准化方法融入生产经营、社会服务和综合治理之中,以高标准支撑和引领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