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 从湖光山色相映的微山湖,到森林山泉一体的“亚洲第一湿地”,从万亩荷园、蒹葭苍苍的微山岛,到古韵悠扬、生机勃勃的南阳古镇,大美微山的生态魅力画卷徐徐展开,这既是微山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的奋斗成果,也饱含着微山县人大常委会紧紧依靠湖区群众持续加强监督,用法治力量守护南四湖碧水蓝天的不懈努力。
“瞄”着问题去,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困扰
微山的优势是水,特色是湖,潜力是生态。县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在监督支持生态环保工作上下功夫,努力实现生态惠民、安民、富民,让微山湖区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2017年5月至7月,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围绕《环保法》贯彻实施情况和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调研组深入城区、镇村、厂房和田间地头,看现场、查资料、问细节,就人民群众普遍反映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非法采砂等问题,直击痛点难点,现场提出整改建议。
县政府坚持应改尽改、立行立改,落实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强化环保执法监管,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微山县PM2.5浓度改善率和空气优良率均居全市前列,生活垃圾实现绿色化处理,结束了垃圾填埋的历史。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问题按时整改到位。 “散乱污”企业实现动态清零,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近10亿元,建成企业污水处理工程38个,实现了县域污水全部处理并达标排放,15个乡镇(街道)污水处理厂实现全覆盖。南四湖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累计治理采煤塌陷地2.9万亩,保护修复湿地30.5万亩,成功建成了环微山湖生态屏障,为确保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作出了积极贡献。
打出“组合拳”,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本届以来,微山县人大常委会每年将“加强生态环境监督”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综合运用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督查、听取专项报告等多种监督方式,多点发力、持续用力,努力用法治力量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秀美微山。
实施“课题式”调研。针对全县上下高度关注的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规划调整问题,组建调研“小分队”,深入8个乡镇(街道)、村居,广泛走访基层干部和湖区群众,查阅建县以来相关历史档案资料,召集15个部门及有关乡镇进行多次座谈,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和审议意见。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制定落实工作方案,积极向上争取规划调整。2019年10月,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修编暨功能区调整方案》,调出面积158平方公里,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统一。
为更好应对湖区网箱、网围养殖退养,推动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县人大常委会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开展专题调研,2019年以来,全县共清理湖内网箱网围22.85万亩、池塘18万亩,释放湖泊水面40多万亩,累计将7000余亩圈圩水域恢复原貌,建成人工湿地6万余亩,保护修复原始生态湿地10万亩。
充分发挥执法检查的“法律巡视”作用。2017年以来,通过上下联动、分组行动、现场走访、随机暗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先后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济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生态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坚持多元化方式倾听民意、集中民智,坚持实地检查、审议报告紧密互动,积极推行“回头看”,邀请人大代表和法律专家参与,紧盯突出问题的整改。
当好“保障员”,充分激发人大代表建设生态微山的履职热情
人大代表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大工作的主体。微山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发挥人大代表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在抓服务、强保障、搭平台上下功夫,激励促进广大代表用脚步“丈量”生态责任,用情怀“书写”绿色诗篇。
刘淑荣,是一位从事湿地管理与保护工作30余年的市人大代表。2016至2018年间,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支持协助下,刘淑荣带领团队先后与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完成了湖区动植物及鸟类的普查,制作完成湖区草本植物蜡叶标本1200份,鱼类及大型底栖动物标本80余种,根据调查成果编撰的《南四湖鸟类》交付国家科技出版社出版,与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完成的湿地科研项目于2017年12月顺利通过省科技厅验收,立足微山实际领衔编撰的《微山区域退耕还湿实施方案》于2019年10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微山县人大常委会全力支持代表结合本职岗位推进生态建设,坚持通过组织代表活动、督办代表建议等方式,深入开展“双联双建双评”“县人大代表走访月”活动,组织县人大代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使代表既能知情知政,又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综合运用领衔督办、重点督办、现场督办、挂牌督办、会议督办等工作机制,加大代表建议督办力度,2017年以来,加快发展现代生态渔业促进微山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落实《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对南四湖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补偿及转移支付、妥善解决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渔湖民生产生活问题等一批事关南四湖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得到较好落实,受到市、县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促进南四湖湖区天更蓝、水更碧、山更青,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作出了积极贡献。(王开文)